-
常青的“九葉”之樹——評霍俊明《九葉傳》
“九葉詩派”作為20世紀40年代的重要詩歌流派,其文學價值雖已得到詩歌史的經(jīng)典確認,卻一直缺少傳記層面的綜合展現(xiàn)。
2025-07-23
-
深情的時代凝望者——評章劍華報告文學“三部曲”系列
近年來,放眼江蘇省乃至全國的報告文學領域,章劍華都可算是異軍突起的作家。
2025-07-23
-
青春的價值在于永遠向前的勇氣
曾高飛常年在財經(jīng)和文學領域筆耕不輟,他始終恪守“躺著思考,坐著寫作,站著做人,跑著逐夢”,堅持“左手財經(jīng),右手文學,用作品說話”的信念。
2025-07-23
-
青年人并未消失,只是以中年的形態(tài)而存在
《迷失者的行蹤》作為小說集實在太奇怪,我從來沒讀過這樣的小說,但不得不說,它很有趣。
2025-07-22
-
李斌:科幻視域下貴州民族文化的敘事面相
仡佬族作家肖勤在評論貴州作家李夢云的科幻作品《尋找莫青平》時曾如此表示:“當AI寫作、AI寫歌、AI繪畫軟件走入我們的生活,世界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飛速變化。
2025-07-22
-
什么“誘惑”了誰?——讀馬原《九路馬堡的誘惑》
馬原的寫作總是對邊地自然和少數(shù)民族文化癡迷不已,這無疑構(gòu)成一重“誘惑”,另一重則指向敘述本身,無論是在故事中嵌套故事,還是創(chuàng)造出一種虛構(gòu)的非虛構(gòu)文本,“敘事”的“誘惑”不竭——它因自身的不可靠性提供并印證了文學的豐富性,凝結(jié)出包容、博大以及充滿可能的文化記憶。
2025-07-22
-
小說基因和再創(chuàng)造——少數(shù)民族小說的“地方知識”和普遍價值
“文化持有者”曾被國內(nèi)的文化人類學界長期討論。
2025-07-22
-
“坐上宇宙飛船逃離吧”,然后呢?
一 林東林的短篇小說集《火腿》有著非常明晰的主題,那就是逃離。
2025-07-22
-
張智謙:“說書傳統(tǒng)”的媒介更迭與形態(tài)演進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社交媒體的廣泛普及,大眾的力量正在重塑當下中國的文化圖景。
2025-07-21
-
《城北舊事》:在情緒波動的結(jié)構(gòu)中塑造人物
近日,讀到昭通作家群作家沈力的短篇小說《城北舊事》(《中國作家》2024年第7期),這是一篇非常精致、有味又給人感動的短篇小說力作,讓人十分欣喜,我們看到了“昭通作家再出發(fā)”中,一名年輕作家的才華和希望。
2025-07-21
-
《新媒體時代的文學書寫》:深入剖析典型文學案例
不久前,“啄木鳥文叢”推出師力斌的第一部文學評論集《新媒體時代的文學書寫》(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
2025-07-20
-
中國新文學版本研究的“指南針”
由武漢大學文學院金宏宇教授、中南大學中文系易斌教授主編的“中國現(xiàn)代經(jīng)典新詩集匯校本叢書”新近出版,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現(xiàn)代文學名著異文匯校、集成及文本演變史研究”的結(jié)項成果之一,這套叢書對17冊中國現(xiàn)代經(jīng)典新詩集進行了詳盡的版本比對和校勘工作,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料學研究的重要成果。
2025-07-20
-
超凡覺醒與“思想實驗”
《超凡覺醒·AI創(chuàng)世》是青年作家任彧新近創(chuàng)作的科幻長篇小說,講述了一個因AI覺醒而引發(fā)的人類與仿生人彼此大戰(zhàn)的故事。
2025-07-20
-
不同時代的聲音匯聚,形成對話與共振
文脈,是一座城市在時間長河中刻下的印記,是文化基因的延續(xù)與傳承。
2025-07-20
-
散文藝術(shù)的有益探索——《散文藝術(shù)論》
柏峰是散文家和文藝評論家。
2025-07-20
-
在精神與肉體的遷徙中尋求人的依止
從時常“舉著腦袋向外張望”的南太行故鄉(xiāng),到曠極遼遠的巴丹吉林沙漠軍營,再到“富麗沃饒、幽秘深藏”的天府之國。
2025-07-20
-
讀沈葦詩集《水上書》:“詩路之詩”與空間詩學
沈葦?shù)淖钚略娂端蠒肪劢褂谡憬乃臈l詩路,即浙東唐詩之路、大運河詩路、錢塘江詩路以及甌江山水詩路。
2025-07-20
-
流動與重造:抗戰(zhàn)文藝與作家的經(jīng)驗重構(gòu)
走進更開闊的文學空間、更廣大的社會與人群 “抗戰(zhàn)的烽火迫使作家在這一新的形勢底下接近了現(xiàn)實:突進了嶄新的戰(zhàn)斗生活,望見了比過去一切更為廣闊的、真切的遠景。
2025-07-18
-
文學與社會史之間如何互動
2016年前后,我讀到陳思的《現(xiàn)實的多重皺褶》一書,寫下若干感想題為《敞開與呼應:文學形式、審美、歷史》發(fā)表。
2025-07-18
-
青青子衿,華夏我心——論德華作家夏青青的作品
夏青青,1969年出生于河北,1983年12月攜幼小的弟弟赴德和祖父團聚,在德國接受中學教育后就讀慕尼黑大學經(jīng)濟學專業(yè),取得了碩士學位,現(xiàn)在德國《南德日報》報社集團做內(nèi)部咨詢工作。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