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種孤獨》譯者侯健:回歸拉美文學爆炸原點,理解孤獨
《兩種孤獨》記錄了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秘魯作家巴爾加斯·略薩和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于1967年的一次對談。
2023-06-30
-
朱光潛一封信引出《堂吉訶德》翻譯史
2019年出版的《朱光潛年譜長編》收有朱光潛寫給長子朱陳(式粵)的30封信,第一封信內容是朱陳有意翻譯《堂吉訶德》(Don Quixote),托朱光潛購買借閱英譯本。
關鍵詞:  《堂吉訶德》2023-06-26
-
中阿典籍互譯的啟示:文化交流需要市場機制和政府的雙重推動
2023年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期間,承擔中阿典籍互譯項目的五洲出版社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了中阿典籍互譯出版工程成果發(fā)布會。
2023-06-21
-
安妮·埃爾諾:帶來更多的知識和自由
安妮·埃爾諾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女作家。
2023-06-20
-
西譯的“復照”
王維的《鹿柴》是其山水詩的代表作,“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2023-06-19
-
捧著一顆心來 不帶半根草去
2018年,作者為楊苡期頤壽專門制作了紀念冊(吳曉梅攝) 楊苡先生挾著墨跡未干的“口述自傳”,優(yōu)雅地一轉身,化作一片白云,融入藍天,與自然同在了。
2023-06-14
-
優(yōu)質的重譯須有新的發(fā)現(xiàn)
英國國家劇院2015年版《哈姆雷特》劇照 優(yōu)質的重譯必須在他人譯文的基礎上,有許多處新的發(fā)現(xiàn),有突破性的改善。
2023-06-09
-
孫犁作品的出版與海外傳播
孫犁作品薈集 不同版本的《荷花淀》 今年是孫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誕辰110周年。
2023-06-02
-
《貝奧武甫》增訂版綴言
《貝奧武甫》初版的譯注,大約始于一九八七年秋,八九年春完成,次年元月定稿付梓。
關鍵詞:  《貝奧武甫》2023-05-16
-
“巴蜀譯翁”楊武能:花60年做文學翻譯的人,以后不會有了
楊武能的成名作是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托馬斯·曼的《魔山》則是他最滿意的代表作。
關鍵詞:  楊武能2023-05-08
-
蒲隆談英美文學翻譯
著名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曾評價道:“約翰生之于英國,猶如愛默生之于美國,歌德之于德國,蒙田之于法國:他們都是民族的圣賢。
-
“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吳元邁先生的學術研究
吳元邁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俄國文學專家和文藝理論家,他長期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領導,還曾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作協(xié)全國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外國文學評審組組長、《外國文學評論》主編、中國馬列文論研究會副會長和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會長。
2023-04-18
-
吳元邁同志逝世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外國文學研究所前所長、研究員、中國共產黨優(yōu)秀黨員吳元邁同志因病于2023年4月17日凌晨兩點二十三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關鍵詞:  吳元邁2023-04-18
-
參與創(chuàng)造文學的漢語和漢語的文學
3月18日下午,首屆中國青年文學翻譯家論壇“創(chuàng)造文學的漢語和漢語的文學”在南京師范大學召開。
2023-04-11
-
潘慶舲:一生鐘情波斯文學
潘慶舲 波斯文學,一種遙遠而典雅的世界文化遺產。
2023-04-10
-
紀念馮至逝世30周年:未完成的研究與詩意延宕
馮至晚年 今年恰逢馮至逝世30周年,斯人雖已逝,而他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并沒有像他所鐘情的詩人杜甫在《夢李白二首,其二》中所言,遭遇“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關鍵詞:  馮至2023-04-07
-
擇一業(yè)鐘情一生
3日上午,當90歲的莊繹傳老先生登上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領獎臺時,精神格外矍鑠。
2023-04-04
-
2023中國翻譯協(xié)會年會在京召開
由中國外文局指導、中國翻譯協(xié)會主辦的2023中國翻譯協(xié)會年會3日在北京開幕。
2023-04-04
-
以翻譯工作促進人類文明交流 不斷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
2023-04-04
-
追思105歲李濟生:巴金的弟弟,出版家、翻譯家,一位溫暖的長者
“研究巴金領域的年輕人沒有一個不認識李濟老,什么問題都可以向他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