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父是個好人》:“業(yè)余性”寫作的奔競姿態(tài)
1992年,著名學者薩義德發(fā)表了一系列精彩的演講,在談到當時挑戰(zhàn)知識分子的四種壓力時,他提出了著名的“業(yè)余性”觀點。
2025-08-25
-
張艷梅:作為考察新世紀城市文學的倫理敘事視角
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正在重塑社會結構。
2025-08-25
-
“疊”的三重性和“蝶”的夢境
首先請原諒我給這篇評論起了這么一個無厘頭的“諧音梗”標題。
2025-08-25
-
邊界與景深,現(xiàn)代詩歌語言的文本瞻顧
收到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詩人周瑟瑟主編的《語言的邊界:2024年中國詩歌精選》一書時,正值小暑節(jié)氣,窗外陽光熾熱,草花榮盛。
2025-08-24
-
以工筆畫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評劉慶邦《鴿與鳳》
作為一種繪畫術語的工筆畫,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體系中,主要是相對于寫意畫而提出的。
2025-08-24
-
一洋一海數(shù)代人——讀“海那邊的中國女人”愛情三部曲
上世紀90年代,恍然已經三十多年過去,那是我的小學階段。
2025-08-24
-
以文學精神講述美食傳奇——評《煙雨江南茶酒樓》
沈嘉祿這次獻給讀者的美食散文集很有些詩意——《煙雨江南茶酒樓》(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5-08-24
-
抗爭與顛覆,永遠的少年之心
誠實地說,當讀到羅夏的小說《腦中之魔》第一章時,讀者也許會不由自主地認為這是一本單純書寫電競的小說。
2025-08-24
-
《又是豆花飄香時》:土地與人共同譜寫的希望之歌
源俊的長篇小說《又是豆花飄香時》以其濃郁的地域氣息、深切的現(xiàn)實關懷和飽滿的人物群像令人印象深刻。
2025-08-24
-
找回人文學術的“定海神針”
《與青年朋友談治學》文史知識編輯部 編 中華書局 與青年談治學的究竟是何方神圣 高中畢業(yè)之后的那個暑假,悠閑、漫長又有些無聊。
2025-08-24
-
尋根與再造:“70后”作家城市書寫中的古代遺風與古典傳統(tǒng)
近年來,面對當下新的時代命題與生活現(xiàn)實,“70后”作家意識到從中國古典文學傳統(tǒng)中汲取營養(yǎng)的重要性。
2025-08-23
-
主場回歸、鄉(xiāng)土重建與城市游子的精神還鄉(xiāng)
摘 要 《寶水》是新時代鄉(xiāng)土小說的重要收獲。
2025-08-22
-
陳倉:自然,天然,天意
馬爾克斯曾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上表示,是拉丁美洲異乎尋常的現(xiàn)實,而不僅僅是其文學的表現(xiàn)形式,引起了瑞典文學院的極大關注。
2025-08-22
-
汪泉:在沉默的裂縫中生長
奧斯陸的雪落在易江南的睫毛上,像一道未愈合的傷口,凝結成霜。
2025-08-22
-
科技神話和致命的悖論——評《一日頂流》
當下文學的提速,源于生活的提速,更源于征用生活的利益欲望構建的“別處敘事”。
2025-08-22
-
《是非之地》:女性命運的向度與突圍
中國婦女解放運動歷經百年奮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2025-08-22
-
從社會生活深處回望民族歷史
百歲老人王鼎鈞曾回憶抗戰(zhàn)時期的經歷:1943年,在離家千里的流亡中學課堂上,地理教師姚蜀江講完最后一課后,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已學完本國地理……抗戰(zhàn)勝利后,希望在何處定居?”王鼎鈞舉手回答,仍愿回到故鄉(xiāng)山東蘭陵鎮(zhèn)。
2025-08-22
-
千秋正氣有新篇
江西省方志敏研究會編撰的《方志敏年譜(1899—1935)(修訂本)》(以下簡稱“修訂本”)近期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
2025-08-22
-
《書霞》:意象之上的現(xiàn)實生活
書霞是礦工作家陳年喜的妻子,《書霞》是一篇從丈夫的角度書寫妻子的散文。
2025-08-22
-
《大野之歌》:昆蟲譜寫生命圓舞曲
鄭曉紅的散文《大野之歌》以細膩的筆觸生動描寫自然界的昆蟲,從昆蟲的微觀世界里發(fā)現(xiàn)宏大的生命敘事。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