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2025年第7期|劉東升:風塵三俠奔靈石(中篇小說)
劉東升,山西靈石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晉中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出版散文集《與書共舞》《朝圣故鄉(xiāng)》《諦聽鐘聲》《過天陰》等。
引 子
公元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皇位于丞相楊堅。楊堅改國號為“隋”,定都大興(今陜西省西安市),史稱隋文帝。隋朝建立,終結(jié)了自西晉末年以來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開創(chuàng)了“開皇之治”的繁榮盛世。
無奈好景不長。公元604年,楊堅在其耗費巨資營造的仁壽宮離奇去世,有傳聞是其子楊廣弒父篡位。楊廣繼位,是為隋煬帝。隋煬帝沉湎游玩,上位伊始便遷都洛陽,且征發(fā)丁男數(shù)十萬,掘長塹,打造游船數(shù)萬艘,修建行宮四五十處。征招的民夫晝夜浸泡水中不得休息,腰部以下腐爛而死者十之三四;河南河北運輸軍需民夫數(shù)十萬,晝夜勞作,路旁隨處可見累死病死的民夫尸體……加之官吏大肆貪虐,民不聊生,隋朝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然而,楊廣不顧民生,自顧江南尋樂,不理朝政,大小事宜由朝臣楊素一人把持。自此天下亂象叢生。
一
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京都長安。
農(nóng)歷丙辰龍年正月十五這天,為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皯驁鲋車迩Р?,執(zhí)絲竹者萬八千人,聲聞數(shù)十里,自昏至旦”的情景已多年未見了。舊時,大街小巷人滿為患,鳴鼓聒天震耳,燎炬照徹寰宇,戴假面具的游人摩肩接踵,好不熱鬧。可如今,過節(jié)比平時還要冷清,男人均被征了兵丁,婦人忙著居家做飯,孩童在家中玩?!敖堑帧庇螒?。夜晚宵禁后,整個長安城如同一座鬼城。只有一輪明月照舊俯瞰大地,清輝灑遍長安城每個角落。
“今夜必須去見越國公!”
是日,李靖在長安小客棧呆坐遐思,暗暗對自己說道。
要去見越國公楊素的念頭已在他腦海里閃現(xiàn)多時,早在三年前舅父韓擒虎去世后,他便有此念頭,只是一時尋不到合適機會。念及自己13歲隨舅父習兵法,又拜武俠徐德言為師傳授劍法,滿身抱負,無從施展,不禁憤懣難耐。想到舅父,又摸摸腰間師父所贈騰蛇劍,李靖陷入沉思。
“見到越國公,定要勸他不能再重利輕賢,專權(quán)誤國了?!?/p>
“就去他的楊府,他今晚定在府上賞月享樂。”
李靖自問自答道。
李靖判斷無誤。獨攬大權(quán)的楊素,此時正端坐在楊府正殿,吃著美味珍饈,聽著撩人胡樂,欣賞著歌姬的曼妙身姿,愉悅地歡度元宵佳節(jié),絲毫沒有意識到長安城的凋敝與己息息相關。大殿兩側(cè)站立著一男一女兩名侍衛(wèi):男者一身黑衣如墨,目露兇光,背插七尺長劍,劍柄鑲嵌綠色寶石,熒光閃閃,分外惹眼;女者一身紅衣如火,綰發(fā)成束,面戴紗巾,眼波流轉(zhuǎn),紅色拂塵搭在右臂,拂塵的黑柄和紅絲相得益彰,妖艷無比。
楊府一片祥和,卻不想一街之隔的李靖已拿定主意。李靖周身上下收拾利索,腰纏騰蛇寶劍,胸懷應變對策,臉戴黑灰假面,直奔楊府而去。
一路上李靖腦中翻騰不已:越國公會見自己嗎?當初,越國公楊素隨先皇伐陳,作為行軍元帥率水軍下三峽,于長江中游屢敗陳軍,與舅舅韓擒虎在開皇九年協(xié)同滅南陳,又率軍討平江南豪族叛亂,且兩次出擊突厥均獲大勝,何等威武?可現(xiàn)今的楊素,早已聽不進勸諫,據(jù)說每次聽奏報皆臥于床榻,全無半點禮數(shù)。自己就算把治國良策都說出來,他能聽得進一句嗎?想到此,李靖不由停下了腳步。可縱然如此,自己不試豈可甘心?闖蕩江湖多年,師父徐德言所教刀槍劍棍之術(shù),他已悉數(shù)融會貫通,無一不精,計謀策略亦運用純熟。如今他已二十有五,再不立功遲矣。且說尚有舅舅韓擒虎的情分在。楊素與舅舅并肩征戰(zhàn)多年,感情不淺,即使自己稍有唐突,定不會為難自己吧?韓擒虎率鐵騎五百奇襲獲勝之大捷情景,再次浮現(xiàn)李靖眼前,他決定就拿此事拋磚引玉。
剛過掌燈時分,街上行人稀少,只有更夫的鑼聲和“小心火燭,平安無事”的喊聲遙遙傳來。月光下道路十分醒目,青磚泛著些許光芒,有些庭院門口還掛著一兩盞燈籠,該是長安城里的富戶。拐過幾條街,不遠處便是楊府。李靖定下神細看,正是“法輪天上轉(zhuǎn),梵音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的景色。景色之奢華與長安城之空寂,在這不尋常的元宵夜形成強烈對比。
楊府尚且如此,仁壽宮里該是怎樣的奢華熱鬧。
李靖立于正門,叩門三下,無人應答。再叩三下,依舊不見動靜。堂堂楊府,竟然沒人來開門,真是咄咄怪事,想來府內(nèi)傭人都去伺候越國公宴飲去了。這可如何是好?
李靖躊躇片刻,避開正門,腳尖點地,弓身哈腰,一躍而起,落于墻頭。四下觀望院中布局,房屋層疊,園林密布,規(guī)模之大堪比內(nèi)宮。偌大院落亮如白晝,仆人、藝人、家眷、宮人、衛(wèi)士們往來如梭,宛若夜市。李靖蹲于屋檐,抬眼瞅見坐北朝南的正殿前,熱鬧非凡,彩燈耀眼,叫好聲不斷,必是楊素所在之處。李靖躍下墻頭,趁著夜色掩映向前奔去。繞過幾道蜿蜒回廊,閃過幾叢高聳樹木,避開巡查護衛(wèi),終于接近楊素所在正殿。但門口守衛(wèi)森嚴,若貿(mào)然靠近,只會被當刺客擒拿,縱使自己武藝高強也難逃敗局。
李靖在正殿對面的草叢里埋伏了足足一刻鐘,才等來機會。只見一名身穿紅衣、面戴紗巾的女子來到門口,不知安排了何事,兩名門衛(wèi)迅速離開,留下兩人值守。李靖往遠處扔了一顆石子,引發(fā)簌簌聲響,吸引一人過去;又學貓頭鷹叫,另一人不禁東張西望起來,前去勘探。借此機會,李靖一個鷂子翻身到了正殿門口。正要進門,身后卻是一緊,似乎被什么東西拽住,朝身后看去,不是別人,正是那位紅衣女子。李靖拔劍在手,女子并未躲閃,雙眼炯炯,直盯李靖,毫無怯色,反倒讓李靖無從下手。呆立之際,恰有旋風吹過,女子面紗脫落,露出真實容顏。瓊鼻秀挺,瑩潤如珠,朱唇微啟,夭夭若桃,不施丹蔻而艷自生;烏發(fā)如云,松挽作髻,幾縷垂于玉頰,愈顯清姿絕俗。世間竟有如此天仙模樣的人兒!
霎時,兩個守衛(wèi)已回過神來,當即發(fā)現(xiàn)紅衣女子身旁的陌生人,便齊齊一聲“有刺客”,隨即便有五六個守衛(wèi)朝李靖沖來。李靖瞬時驚醒,箭步跨入殿內(nèi)。
殿內(nèi)聽到響動,表演驟停,樂聲暫息,兩旁衛(wèi)士抽刀在手,齊刷刷護于左右,衛(wèi)士頭領向眾人喝道“都不許動”。李靖環(huán)顧左右,已成合圍,插翅也難飛了。剎那間刀劍齊鳴,兵衛(wèi)接連涌上前來,可李靖并不想傷害他們。只見他身輕如燕,躥奔跳躍,左右閃躲,眨眼間,已掠過眾多衛(wèi)士,來到一角安全之地。
見此情景,殿內(nèi)殿外的衛(wèi)士都不敢動彈,個個呆若木雞,生怕刺客傷了自己性命。
二
楊素端坐殿前,面不改色,不愧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老將,膽識超群。他手捻須髯,大聲喊道:“大膽刺客,快快前來領罪?!甭暼艉殓?,底氣十足,全不像年過半百之人。
李靖距楊素座位不過二三十米,聽得真真切切。楊素話音剛落,李靖暗運心氣,一招蜻蜓點水,三兩下便立在楊素面前。楊素見此人身手敏捷,也生佩服,開口問道:
“你是何人?為何行刺老朽?快快摘下面罩,讓老夫看看你的面目?!?/p>
李靖一聽,這才想起自己來楊府前戴著的面罩一直未去,于是用左手摘下了那個畫有兔兒爺?shù)暮诨壹倜?,用右手按著劍柄從容答道?/p>
“鄙人三原李靖。以這種方式求見,請國公諒解?!?/p>
楊素朝李靖看去,只見李靖單腿跪地,向他頓首。楊素知道,跪有危義,單腿跪地,是做好起跳的準備;且右手扣住劍柄,何其危險。但一聽是三原李靖,又鎮(zhèn)定下來。
他早就聽說過李靖的名字,那是開皇七年,他與時任廬州總管的韓擒虎準備伐陳時,韓擒虎曾向自己推薦過外甥李靖,說他飽讀詩書,文韜武略,欲投軍建功。后因李靖尚未成年,便委婉拒絕。一晃七八年過去,李靖已長成氣宇軒昂的美男子,不亞于少年時的自己,更兼有其舅舅韓擒虎之身影。
“外甥像舅舅這話不假。”
楊素說過這話,徹底放下戒備,安坐下來,身后的侍女和兩旁的護衛(wèi)不敢作聲,靜聽二人對話。
“今日到此,意欲何為?”楊素從桌上拈起一顆葡萄扔進嘴里,又問李靖。
李靖把面罩置于地上,右手離開劍柄,上前一步,雙手一拱答道:“靖本布衣,少承家學,素讀詩書,又受舅父指教兵法,更得武俠徐德言傳授劍法,欲投軍報國無門,游蕩江湖幾年,所聽多是反隋的聲音。”
“哦,直接說來,別兜圈子?!睏钏卮驍嗬罹傅脑捳f道。
“吾有四憂……”
李靖不等楊素接應,顧自說道:“國公和舅父滅了南陳,南陳人一直不服,時有反叛,屢鎮(zhèn)屢反,此一憂也。
“國公督建仁壽宮,極度浪費民力財力,民夫死傷無數(shù),又焚尸滅跡,關中民眾苦不堪言,怨聲載道,漸起反意,此二憂也?!?/p>
楊素聞言思量,這第一條滅陳,是為國家統(tǒng)一,況且滅陳還是你舅舅韓擒虎率五百精兵奇襲而一舉獲勝,倘勝之不武,罪在擒虎。他耐著性子聽李靖說完第二條后,道:“在下受文帝之命,監(jiān)修仁壽宮,何錯之有?只不過規(guī)模越修越大,這也由不得老夫,這是為了彰顯皇家氣象嘛!”
“繼續(xù)說?!辈坏壤罹富卦?,楊素又道。
李靖見楊素如此傲慢,那個文韜武略、定國安邦的越國公形象,正在逐步坍塌。原想他能納諫如流,為朝廷為天下百姓著想,不承想楊素沉湎酒色,怕是沒救了。
李靖強按心中怒火,接著說:“第三憂,煬帝不務國事,貪圖享樂,大修行宮,國公獨持朝政,今河南王世充等割據(jù)稱王,山東瓦崗寨趁機聚眾,反隋勢力四起,戰(zhàn)亂不斷,社會動蕩,百姓處于苦難之中,國公難道不焦慮嗎?”
“這關你何事?我楊家滅北齊,掃大梁,靖八方,統(tǒng)一天下,何足慮哉!”
見他不耐煩,李靖又搶言道:“我還有一要事陳上,有人私屯糧草,暗中招納人才,國公不可不防?!?/p>
還未說完,楊素已極不耐煩地打斷道:“看在你舅父韓擒虎面子上,老夫不與你計較,若是常人,早治他個謀殺之罪。幾個叛賊,不過草莽,成不了大事。至于天下百姓,一群散沙,又奈我大隋如何?”
李靖還想爭辯,楊素已下了逐客令:
“快快退下,別再打擾老夫看熱鬧的興致!”
聽了此話,李靖心頭一沉,去意已決,起身笑笑,轉(zhuǎn)身奔向西邊窗戶,縱身一躍,隱于黑夜之中。
立在人群中的紅拂女,心中暗暗嘆道:好一位英雄漢!
這短短的會面,李靖籌劃多時,卻是此般結(jié)果,令他憂心。他不由想到:莫不是自己的見識沒有得到楊素認可,還惹怒了他,看來通過楊素報效朝廷的愿望破滅了。自己還曾想勸他自立為帝,取代昏君,真是癡人說夢!多虧沒說出李淵的事,說不定李淵將來能成大業(yè),不如吾去投他,助他一臂之力!我李靖獻策是為朝廷,投奔李淵是為天下蒼生,吾問心無愧。
李靖萬萬沒想到夜闖楊府進策雖然失敗,卻有了意外收獲。楊素身邊的這個紅拂女,自始至終盯著李靖,李靖面見楊素的過程她都看在眼里。李靖的相貌、談吐、見識、武功均令她折服,這個英俊瀟灑、膽識過人的英雄漢早已沉入她的心田。
三
紅拂女,姓張,名出塵,安徽肥東人。父親張文亮曾在陳后主時做大官,人送綽號紅袍大將,陳亡后降隋。母親陳氏,賢惠至極,只生一女,權(quán)當男兒來養(yǎng),讀書養(yǎng)心,練武強身。七八歲時,紅拂女文學武藝樣樣精通,后拜峨眉山的九天宮主持靜修為師。靜修功夫了得,乃是峨眉派鼻祖,教會紅拂女滿身武藝,臨別時還贈紅拂女一口寶劍,名曰“流彩虹”。據(jù)說該劍是戰(zhàn)國時造劍大師歐冶子親手打造,出鞘可現(xiàn)七彩光,光彩奪目,切金斷玉,削鐵如泥。臨別時,師父曾贈言:
“你要謹慎做事,雖一身武藝,但人外有人,只有匡扶正義,才可縱橫天下?!?/p>
回頭再說楊素,見李靖破窗而出后,頓生殺意,對身旁的貼身護衛(wèi)紅拂女小聲說道:“此等人焉能留于他人所用,速速暗中除之。”
“遵命!”
紅拂女道過一聲,即悄身離開,趁夜追殺李靖去了。
紅拂女領了這令,好不開心。今日見那李靖劍眉虎目,神采照人,又是如此英雄,已心生歡喜。因師父和人稱“南奇”的徐德言師出同門,她曾聽師父提起過李靖其人。既是世交,又有今日之緣,自己久在樊籠,早有沖天一飛之志,今日讓她追殺李靖,正是自己逃脫楊府之時,也正是追隨李靖闖蕩天下之良機,豈可錯過!
取行李時,紅拂女不巧遇上了夜梟。夜梟原本是父親部下,陳亡后跟著父親降了隋,后因武藝高強與自己同被楊素選為貼身侍衛(wèi)。但近年來紅拂女發(fā)現(xiàn)夜梟心性已變,他不再談起陳朝往事,只顧貪圖富貴、縱情聲色,而且越來越戾氣外露。一些可殺可不殺的人他都殺了,他似乎越來越甘于做楊素的一條鷹犬。
夜梟問紅拂女:“殺人還需要拿行李?”
紅拂女閃躲著答道:“剛才你也見了,那李靖武功高強,我恐怕三兩日拿不住他,必得等他懈怠下來,才好得手。”
夜梟撫摸著背上長劍,說道:“我與你一起前去?”
紅拂女有些惱怒道:“你懷疑我的實力?”
夜梟道:“不敢,我只是開個玩笑。”說完悻悻然離去。
紅拂女邊走邊想,這幾年夜梟不知學得什么秘法,劍術(shù)一路飆升,自己似乎已難以招架。更加可惡的是,這廝越來越不信任自己。為免夜長夢多,得速速離開。紅拂女一出楊府大門,大門就重重地關上了。府內(nèi)樂聲響起,想必楊素又開始欣賞歌舞了,仿佛剛才什么也沒發(fā)生。
紅拂女緊走幾步來到街心,尋思李靖去處。愣神之際,肩頭突然被人一把按住。
“你是什么人?出來楊府干什么?”
紅拂女一聽是李靖聲音,又驚又喜,便急忙低聲回話道:“李公子快快松手,我是楊素的護衛(wèi),奉命前來……”話到嘴邊,連忙改口道,“趕來救你,快松手?!崩罹缚此稚系募t拂塵眼熟,便放手讓她講話。
李靖出府后料得楊素會派人追殺,便藏在楊府門前不遠處暗中觀察。不想果真有人追出,沒想到只有一人,還是一名女子,這才有了剛才一幕。
所幸紅拂女聽出了李靖的聲音,不再反抗,若是旁人,二人難免一番廝殺決斗。紅拂女見李靖松了手,直起身來,雙目直視李靖,眼前之人,如此陌生,又如此熟悉。
李靖也覺得眼前女子如此冷艷,如此美麗動人,但她舉止動作頗有男人氣概,真是女中豪杰。
遠處傳來打更聲。紅拂女對李靖說:“快去收拾你的行李,我們速速逃出長安?!?/p>
路上紅拂女講了楊素派她追殺李靖、不留活口的過程,也講了自己師父和李靖師父師出同門這層關系。李靖徹底放下戒心,與紅拂女并肩同行。李靖心中調(diào)笑自己,雖然報效朝廷無門,但卻意外遇到了紅拂女,當失則失,該得則得,也真是一次奇遇,一樁樂事。
二人直奔城外李靖所住客棧,收拾行李,為了掩人耳目,紅拂女換上了李靖的一身男服。結(jié)了店錢,二人馬不停蹄,從長安趕往潼關渡口,到時已近天明時分,面對滾滾黃河,恨不得一步跨將過去。無奈水流兇險,將二人的前路隔斷。
四
這邊李靖與紅拂女在潼關苦等行船渡河,那邊正有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從呂梁山疾步而下,朝靈石趕來。
只因他身材魁偉,站在人前好似一通大石碑,臉龐紫微微,瞳仁黑洞洞,虬髯飄飄八字眉,獅子鼻,闊口唇,一雙大耳雙重垂,更有那兩頰發(fā)毛如筆,腹際常圍獅鸞大帶,身著紅中衣,腳蹬牛皮靴,人送綽號“虬髯客”。他佩戴的畫桿描金戟,是師父龍奴所贈,據(jù)說是花費九天九夜時間用隕鐵煉制而成。別看他長相魯莽,卻飽讀詩書、熟悟兵道,且懷有帝王之志。他暗中廣交天下豪杰,行俠仗義,濟困扶危,在江湖上素有名望。
虬髯客深知市井之中英雄豪杰林立,統(tǒng)治者懼怕這些英雄,能利用盡量利用,不能利用盡快殺掉。他還知道,但凡兵家得河東道(隋朝時山西的稱謂)便得天下,得靈石者便占河東道。可見靈石在河東道及全國的軍事地理位置何等重要。
虬髯客此次奔赴河東道,一是觀察地形地勢,二是了解風土民情,為將來起事早作準備。
翌日,虬髯客出回龍,經(jīng)雙池,過段純,沿河一路南行,至三灣口,已是二月初一中午。謀算順河而下,走千里徑,出雀鼠谷,去長安見楊素,勸其謀反自立,推翻昏君楊廣。
三灣口,為段純河拐了三個大彎后匯入汾河的地方,也是汾河最窄處,兩山相夾,地勢十分險要。虬髯客立于岸邊,登高遠眺,不由自語道:“兵家豈可不爭!”正想右轉(zhuǎn)南下,突然他坐的蹇驢犯了倔脾氣,停住不動。狠抽幾鞭,驢兒反倒退了幾步。這驢跟隨虬髯客多年,體壯如奔馬,頗通人性,或許是河水匯聚帶來的咆哮聲把它嚇住了。虬髯客一見驢脾氣上來,不能強求,又摸摸腰間的佩劍說道:
“蹇驢勝寶馬,或許它知道今日不宜南下?也罷,倒不如逆行,溯汾河而北上,歇上一日,好次日走山路,過韓信嶺,看看那邊的山勢地形?!?/p>
那驢仿佛懂了虬公的心思,仰首嘶叫兩聲,抬腿就朝靈石方向奔去。虬公從河西岸向東望去,靈石城背依高山,城如一艘巨輪??可礁?,好不氣派。近處無橋可渡,只有繞城北之冷泉關,過河進兩渡,沿河南下再到靈石城。約距城十來里處,有一索洲村,想是要系住靈石城這艘船而起的村名吧。
這廂越國公楊素正在花園內(nèi)飲茶賞魚,忽有奏報傳來,傳令官聲勢慌張道:
“主公,不好了!”
楊素眉頭一皺,說道:“慌什么?如實報來!”
傳令官嚇得趕緊低頭,接著道:
“有人密報太原李淵近日要反,該如何處置?請國公定奪?!?/p>
楊素良久無聲,傳令官抬頭一看,越國公正在品茶,毫無焦急之色。
楊素連啜幾口,才緩緩說道:
“給靠山王修書一封,命他順路去太原看看?!?/p>
傳令官正欲退下,見楊素沒說話,尚不敢走。
茶杯落在桌上,楊素似乎想起了什么,對站立一旁的夜梟說:
“紅拂女怎么還沒回來?不會是失手了吧?”
夜梟面無表情地說:
“她恐怕不會回來了,走時帶足了行李。”
“這個賤人,”楊素發(fā)現(xiàn)自己失態(tài),收斂神情說道,“夜梟,去把他們的人頭帶回來。”
“是。”夜梟微微笑了一下,腳尖輕點,片刻飛奔出花園。
“功夫不錯,可惜人太貪了。修書中寫一句,殺夜梟滅口。退下吧。”
“是,國公。”
傳令官低頭退下。
五
是年,春天來得早,黃河解凍也比往年提前多日。上游河南段決堤,洪水泛濫,災民遍地,流離失所者隨處可見。一到潼關渡口,李靖看著不斷涌來又離去的難民,心中十分難過,人禍不止,又加天災,這是要老百姓的命?。】沙⒔归_倉放糧,不管百姓死活,只顧作樂尋歡。齊郡(今濟南一帶)謀反,河南郡(今洛陽一帶)謀反,吳郡(今蘇州一帶)謀反!百姓苦不堪言,餓殍遍地,易子而食的現(xiàn)象層出不窮。不反才怪呢,不反天理難容!李靖心里暗暗發(fā)誓,此去投奔李淵,定要助他推翻腐敗的隋朝,讓天下百姓安生,人人過上安穩(wěn)的日子。
在岸邊,李靖與紅拂女找避風處坐下,等船過河。李靖將身上的羊皮大衣披在紅拂女身上。這皮衣寬大,能墊馬背,能當被褥,是江湖人必備之物。紅拂女見李靖如此慷慨,身心溫暖,也不猶豫,用手撩起半襟,搭于李靖肩上。
將近天明,二人看著眼前滾滾黃河濤聲如民之怨,聲聲入耳,震人心魄,內(nèi)心唏噓,不住感嘆。
“不見黃河心不死啊?!崩罹咐t拂女的手說道。
“何出此言?”紅拂女問道。
“黃河千古奔流不息,非人力可為,自然規(guī)律所使,導之則安,堵之則禍。你看對面龍門山口,就是大禹治水之地,造福至今。今見黃河,如見圣賢。我對楊素之前的一切幻想、雄心抱負,現(xiàn)在皆已死掉!”
“黃河為證,我李靖必當另擇明主,為天下蒼生謀太平,不建功勛,誓不罷休?!?/p>
紅拂女在旁細想,我紅拂女一見傾心,夜奔于他,心已許之,今見他出此言,志比天高,也是我愿,唯愿能相伴終身,助他成功!
只見河中浪花翻涌,一浪高過一浪,從面前流過,宛如雄兵百萬,正在接受李靖檢閱。
終于等來一只渡船,二人疾疾上船,向?qū)γ娑ァ?/p>
二人雙腳踏上岸,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終于逃離長安了?!崩罹赶胫?,付了船錢,進入河東道地界。
二人從正月十六出逃,馬不停蹄,出長安,過渭南,經(jīng)華陰,渡潼關,近二百里路程,人困馬乏,好不辛苦。但順利入晉的喜悅,使二人的緊張焦慮一掃而空,這才有了邊走邊欣賞沿途景色的心思,也敢夜宿僻靜處小歇,白天再正常趕路。
走走停停,行至河津,李靖告訴紅拂女,這兒有座龍門山,山上有洞,自己的授業(yè)恩師文中子王通就在此隱居。
“河東自古人杰地靈,表里河山,地勢最為完固,關中而外,必首先提及河東?!奔t拂女應和道。
“晉文公雄霸天下之征伐號令,就從河東發(fā)出?!崩罹感那橛淇斓貞?。
看來紅拂女不只有豪氣,也有書香氣,真是絕代佳人。
“是的,國家之安危系于河東,得河東者得天下?!崩罹附又终f,“華夏起于河東,河東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兵家說天下形勢必取于河東,進可攻、退可守,一旦河東失守,中原王朝就難以堅守。將來不論誰起兵攻長安,必先得河東?!?/p>
紅拂女留意李靖言語,將其一一記于心上,并將所過之處的地形地勢深刻牢記。
“我們從河津城東南三十里處即可入汾河界,沿古驛道行之?!崩罹刚f罷,朝龍門山方向深鞠三躬,恨自己不聽師父教誨,偏去見楊素。雖碰了一鼻子灰,但也印證了師父“隋朝遲早被推翻”的預言。王通在之前曾給楊堅奏陳過《太平十二策》,尊王道、推霸略,運籌天下之良策俱在其中,文帝老邁昏聵,不識貨,王通這才退居河汾授徒講習,著書立說??上於视⒉?,他只活了35歲。
李靖的話,引起了紅拂女又一次沉思。是啊,師父已進策碰壁,你何必還冒險去見楊素老兒?不過又一想,英雄是磨煉出來的,愈挫愈勇,不經(jīng)失敗,如何得志?
又走了一段山路,二人下馬坐在路旁休息,李靖對紅拂女說道:
“出塵,我現(xiàn)在特別想念我的那些同門兄弟,身處亂世之中,不知他們現(xiàn)在何處,在干什么?”
“你的同門?”
“對,就是一同在王通先生門下受教的幾位?!?/p>
“在楊府時,我聽楊素和別人說過,王通先生高徒特別多,才學高深的有房玄齡、杜如晦、魏征、溫大雅等人,對吧?不想你們是同門兄弟?!苯又t拂女又說道,“天下大亂,定需英才收拾河山,愿你的同窗都能有所作為?!?/p>
“我最惦記魏征學弟,他小我九歲,學習最勤,人品高潔。同窗時,常聽他說起他的一個表兄,綽號‘虬髯客’,家資甚厚卻不愛財,飽讀詩書,志向高遠,最喜春秋時鬼谷子學術(shù)。如此之人,倘有幸結(jié)交,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啊。”
紅拂女說:“亂世出英雄,今天下雖亂,但未到極致,如一到極致,英雄自當出世。人生際遇,極講機緣,可遇而不可求?!?/p>
聊了半刻,二人又上馬西行,經(jīng)稷山到曲沃,住了一宿。次日晨起,再由曲沃縣經(jīng)史村、里村到襄汾,又由襄汾直奔臨汾,一路經(jīng)歷帶過不提,二人只想著早點趕到太原,投奔李淵。
又行兩日,已是農(nóng)歷正月晦日下午。二人由臨汾至洪洞,一直到霍州張老灣才宿。翌日就要進入靈石地界,要翻過秦晉古驛道上最險峻的韓信嶺,人馬已乏,需要休養(yǎng)生息,備足體力。
六
回頭再說虬髯客。二月朔日下午,出三灣口沿汾河北上,這一段即大禹“打開三灣口,空出晉陽湖”之地,《水經(jīng)注》所載冠爵津、雀鼠谷的南端亦在這一地段。開皇九年,隋文帝楊堅巡游太原,走的就是這條水道。虬髯客今日騎著驢走陸路,經(jīng)汾水關過夏門,一路逆行而上。這段路,正是后來唐高祖李淵率軍在靈石與宋老生激戰(zhàn)之處,也是西域商人漢代時經(jīng)商的地方。該處先成一堡,后成一村,名賈胡堡,沿用至今。河對岸山上,李靖即將爬上的韓信嶺,則是后來唐太宗李世民大戰(zhàn)劉武周的地方,這是后話,按下不表。
虬髯客信驢由韁,剛打個盹,驢已錯過了汾河入城的吊橋處,跑到了距縣城北二十里的冷泉關。虬髯客思量,若原路返回路途遙遠,不如過橋經(jīng)兩渡向下行,再進城也可,便打驢向橋上走去。
片刻到了靈石小水鎮(zhèn)。天將黃昏掌燈時分,瞅見前面有個天星客棧,倒也排場,四面臨街,出入方便,便大步跨了進去。店家熱情招呼,安頓住了樓上客房。
再說李靖紅拂女二人,走走停停,有時晨起晚宿,有時晚行晨宿,想要避開官家,只能選擇人煙稀少的小道趕路。二人十分疲憊,可最累的要數(shù)這匹紫兔馬了。李靖闖蕩江湖以來,它便如影相隨,頗通人意。單說這次長安之行,見李靖攜著美人歸來,共乘于它,李靖怕它累,讓紅拂女一人騎乘,它竟不走,李靖躍上去后,它倒奔得歡快。李靖又氣又心疼,紅拂女也一路笑聲。這畜牲通了人性,要比那不如畜牲的人還招待見。后來李靖隨李世民征戰(zhàn),騎的便是這匹寶駒。
話接前言,農(nóng)歷二月二“龍?zhí)ь^”前一天,晨曦初露,李靖紅拂女二人從霍縣張老灣村出發(fā)。異常險峻的韓信嶺立在眼前,遙遠的靈石早已候在前方。
出老張灣,過仁義驛,上韓信嶺,雖是二月時分,天尚寒冷。山路抬升,部分路段還積著薄冰,稍不留神,則會人仰馬翻。二人遂下馬而行,小心向上爬去。未到韓信嶺,在石坂坡下遇到一名白發(fā)老者。他從路旁窯洞走出,遠遠向李靖招手。李靖快步前去,欲問何意,老人俯耳幾句,怕人看見,速回屋內(nèi)。
李靖返回,紅拂女問道:“李郎,老人和你說什么?”
“老人家說江湖兇險,要我們上坡時千萬小心!”李靖淡淡回道。
“你我何懼,青天白日,難道有毛賊不成?”
“比毛賊更可恨!是……”
紅拂女深深感激這位老者,心中想世道雖亂,可還是善人良多。
再往上行,石坂坡就在眼前,路不寬,長約二三十米,斜有三十多度。僅可容一車通過,倘有兩車馬相會,下坡車必要讓上坡車先行。石板路上深深的兩道車轍痕十分醒目,逢陰雨雪天,道路便倍加難行。
正因如此,歹人生了歹念,干起了“吃官道”的勾當。他們趁無人之機,往石坂坡上潑水,使路面結(jié)冰,愈加難行。過往客商愁苦無助時,他們便假裝好人,幫助通過,從而詐取錢財。有那沒錢的或吝嗇者,上下坡時,常發(fā)生傷亡事故,當?shù)厝藢@伙歹人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當?shù)毓俑恢怯泄串敚€是嫌麻煩,并不去管。
只見坡上的“人造冰”在晨光下十分刺眼,五六個潑皮在坡上坡下走動著,不時瞟一眼李靖二人。
李靖心思一動,將計就計說道:
“幾位好漢,速速幫我上坡趕路!”
“好說好說!只要官爺肯給點銀子?!庇幸蝗舜鹪挼?。
“好說好說!銀子有的是!”李靖應道。
幾人一聽,立刻興奮地圍過來,熟練地用攜帶的氈片包住馬蹄,又把李靖二人腳上套上了寬大的帶釘鞋,連拉帶扶,一陣工夫,就上了坡。快到坡頂?shù)臅r候,這伙人居然停住了。
“快拿銀子出來!”一個歹人邊伸手,邊向李靖惡狠狠地喊道。
李靖怒火中燒,又心知不能發(fā)作,如果歹人一松手,他的紫兔馬就要遭大殃。他只能邊裝作掏銀子,邊向身邊的紅拂女遞眼色。只見紅拂女說:
“諸位哥哥們,銀子我有,可是藏在包袱里,現(xiàn)在不方便拿呀,還是上了坡再說吧?!?/p>
方才說話的那個歹人張嘴就要答應,被另一個頭目模樣的歹人止住了。只聽他說道:
“上了坡你們一溜煙跑了,俺們不是雞飛蛋打了?不行,不行!”
紅拂女深知李靖愛惜寶駒,靈機一動說道:
“哥哥們,這樣好不好,你們先把這馬推上去,咱們說話也自在些。我們在這等著,也跑不了?!?/p>
頭目不曾想過兩人會武功,便半推半就地答應了。待他們把馬推上坡返回來,李靖怒喝一聲:“歹人!你們光天化日,借道劫財,圖財害命,今天就算作惡到頭了!”
李靖一跺腳,寸把長的鞋釘早扎進冰層里。幾人怒不可遏,便持刀攜棍向李靖撲來,剛靠近便被李靖一左一右兩拳撂翻兩人。紅拂女這邊腳尖點地,旋轉(zhuǎn)如飛,拂塵當劍,左掃右打,只幾下便打得其余人腿斷臂折,鬼哭狼嚎。
紅拂女喝道:“這么不經(jīng)打,還干這缺德的勾當?!?/p>
李靖說道:“我想到個好辦法,治治這群潑皮。”又命令歹人道:“把你們腳上的釘鞋都脫了。”
眾歹人面露難色,但不得不依從。脫了釘鞋,幾個人站也站不住,你拉我拽,一溜兒全滑下冰坡,委實狼狽。李靖哈哈大笑,紅拂女嫣然一笑。
這時紅拂才想起來,適才過郭家溝天險橋時,李靖就發(fā)現(xiàn)橋上木板活動,想來也是這伙歹人為劫財所為。
“可惡!早知這樣,不如剛才殺了這幾個賊人!”紅拂望著李靖說道。
“算了,留他們一條狗命,改過自新吧!”
韓信嶺上山三十里,下山三十里。二人行至韓信嶺北坡,已是上午。從山嶺北望,已能隱約看到靈石城,滾滾的汾河水奔涌而來,在韓信嶺腳下拐個九十度的彎向西而去。李靖知道那就是雀鼠谷,此山路彼水路都是攻長安的必經(jīng)之途。他心中盤算著,這靈石城真不簡單,城如船形,兩水交匯于城北,倘遇暴雨河水猛漲,這船也會水漲船高?會飄移?環(huán)顧四周,見這靈石雖居沖途,但環(huán)縣皆山,山下的汾水,挾之南趨,隱見奧折,不名一狀,蔚然超拔者南有太岳,北有綿山,兩山盤桓數(shù)州縣,群峰蜿蜒起伏,好不秀俊。今日能路過靈石,簡單觀察一下地勢,或許將來能隨勢布陣,巧妙用兵,鼎成正道。
“李郎,到韓信廟了。”紅拂女喊道。
李靖聽到紅拂女所言,便把馬拴在廟外馬廄。路上往來行人不多,廟內(nèi)更是少有人影,李靖讓紅拂女獨自進廟逛逛,自己往廟后高聳的韓信墓冢走去。
李靖順路扯下幾枝花草,編成一個花環(huán),恭敬地放在墓前,雙膝跪地,給“兵仙”韓信磕了三個響頭。他佇立不動,心中已和虛無的韓信展開對話。
韓信在此等了500年,僅留一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边@18個字郎朗響在耳畔。
“你是良狗嗎?”
“你是良弓嗎?”
“你是謀臣嗎?”
李靖問話,韓信不語。李靖又反問自己:
“我是良狗嗎?”
“我是良弓嗎?”
“我是謀臣嗎?”
沒有回音。只有山中的風吹過,天上的云飄過。李靖起身朝廟門走去,紅拂女也正好出到門外。一見李靖便問道:“怎不進廟看看?我知道你去后面墓地憑吊,我女兒家不便去?!?/p>
“就是些詩句,楹聯(lián),文人騷客的感慨,不進也罷。”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不就這些?”李靖不等紅拂女回答又補充說道。
“我不要你當韓信!”李靖話音剛落,紅拂女立即對李靖說道,也不等李靖回答,又急急走上前,把李靖摟在懷里,良久不松手。李靖也不由地用雙臂環(huán)住了紅拂女,這是兩個年輕人認識以來第一次相擁,兩顆心從此緊緊地貼在了一起。
片刻,紫兔馬朝他倆嘶鳴一聲,二人才羞澀分開。紅拂女走到馬前,不知是害羞還是嗔怪,輕輕地在紫兔馬脖子上拍了幾下。紫兔馬才安靜下來。
連日來,紅拂女為廟里施了不少香錢,又近飯時,主持便來到廟門招呼二人吃齋飯。二人也不推辭,從石坂坡下來確實有些饑餓。
二人用膳少敘,離開韓信廟,下到了山底。站在汾河向西拐彎處,李靖回首望去,更見韓信嶺巍峨挺拔,高聳入云,真是咽喉重地,兵家必爭。河中的濤聲,仿佛在重復著說:“不能當韓信!”
無巧不成書。且說李靖二人沿汾河左岸,過靈石城東門,又從東灘走到北門外,過了橋,也進了小水鎮(zhèn),見天色已晚,便尋客棧住宿。
這廂虬髯客前腳剛住進天星客棧,李靖二人也來到了這客棧門前。
這一段“英雄靈石來相會,風塵三俠大結(jié)義”的千古傳奇就此上演。
七
李靖逡巡四周,仔細觀察客棧位置,只見客棧坐東面西,背靠青山,建在小水河與汾河交匯處上方。倘遇不測,前可入水,后可上山,逃遁不是問題。進到院內(nèi),只見客房構(gòu)造精巧,正對門為兩層,一二層均為十間窯洞,一層的窯頂便是二層客房寬闊的院子,應是本地房屋特色,既省工料,又節(jié)約土地,真是妙哉。入門左右各八孔單層窯洞,深約丈余,前廳后炕,十分寬綽,門窗上還裝有門窗扇,增加了安全系數(shù)。門左八間為廚房、倉庫,第一孔窯底不封,可通偏院,供車馬停歇。右邊八間全為客房。
李靖選了緊挨大門的一間窯洞。
店家邊收銀錢,邊對李靖說道:“官爺運氣真好,就剩這一間,晚來一會都住不下了。俺這天星客??墒切∷?zhèn)最好的客棧!”
“你們生意如此興?。俊崩罹竼柕?。
“官爺是第一次來吧?我們這小水鎮(zhèn),占盡地利之便,北上太原南下臨汾,必經(jīng)此處,所以店鋪林立。平時吧,大小二十多家客棧也能住滿個七七八八,加上明天是本地每年一次的廟會——‘二月二’龍?zhí)ь^,趕廟會的人多,客棧才如此緊俏?!钡昙艺f個不停,又把廟會如何如何熱鬧說了一番。臨出門又說道:“二月二拜靈石,消災免難,心想事成,可靈驗了,兩位官爺明天也可去拜一下?!庇譄嵝母嬖V二人靈石的具體位置,說完倒退至門口,將寂靜掩在了屋內(nèi)。
說來這靈石可不是一般的石頭,是女媧娘娘補天時不慎掉下來的五色石。李靖當然也知道,靈石城便是以這塊五色石命名。如果不是隋文帝楊堅開皇九年巡幸此地,深挖河道發(fā)現(xiàn)此石,它也許會永遠深藏汾水之中,便不會有靈石這個城了。五色石見真龍現(xiàn)身,皇帝金口玉言,一出世就得了這膾炙人口的名字——靈石。后人有詩贊曰:
天宮遁逸落紅塵,不役仙緣不役神。
枕在汾河身在道,化龍出水立靈身。
李靖思量,自己和紅拂女與這靈石也算有緣??磥砻魈煲欢ㄒ眉杖グ莅荨?/p>
紅拂女已安頓好床鋪,換了衣裳,梳妝起來。
李靖前去馬廄刷馬。
再說虬髯客,在樓上房內(nèi),正想著去馬廄給驢兒添些草料,出房門下樓梯,瞅見一間窗戶半開,里面一女子正背對梳妝,姿容如何,難以看出。虬髯客心生疑惑:剛才瞅見是兩個男人,怎么一剎那變出個女的?莫不是良家女子被歹人擄來?待我下去看個究竟。
虬髯客出到院內(nèi),三步并作兩步來到適才所見屋前,正欲推門,恰巧李靖刷過馬返回,瞧見一壯漢,發(fā)如旋螺,須若短松,手抵自家門框,眼睛瞟向梳妝的紅拂女,不由騰起無名火,伸手就去攔阻。虬髯客只一躲一推,就將李靖的手躲開,移形幻影間進到屋內(nèi)。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這人好功夫!不知他意欲何為?李靖顧不得猶豫,緊跟著沖進屋內(nèi),右手握住劍柄,怒目相向,攔在紅拂女前面。
正梳妝的紅拂女,聽見門響,以為李靖歸來,一回頭,李靖立在自己面前,對面還站著一個判官模樣的魁梧漢子。但她心性沉靜,并未驚慌,而是打定主意靜觀其變。
只見虬髯客拖一把椅子坐下,盯著李靖問道:“你們剛才兩個男人入店,怎么又多出個女的?是不是干那欺男霸女的勾當?不如實說來,休怪我刀劍無情!”
紅拂女畢竟在楊素府待過多年,閱人無數(shù),看一個人的相貌、舉動,大致可判斷出他的性格和人品。如若沒有這番歷練,她也不會慧眼識李靖,更不會拋棄榮華富貴,和一介布衣李靖私奔到此。因此一聽虬髯客的問話,紅拂女已明了大半——原來虬髯客把李靖當作了欺男霸女的歹徒,為救自己行俠仗義而來。紅拂女不禁心生感激,涌起對虬髯客的敬慕之情:在這亂世,此等俠義之人十分少見,能結(jié)交這樣的英雄,也是人生一大樂事,不枉來此一回。
于是紅拂女急忙對李靖說:“李郎勿怒,快快坐下,來我給英雄說個明白?!?/p>
如此這般,紅拂女將李靖夜闖楊素府進策失敗,到自己奉命追殺李靖,再到追隨李靖到此的經(jīng)歷一股腦全倒了出來。
虬髯客聽罷既驚又喜,由怒轉(zhuǎn)喜。想自己多管閑事,竟在此巧遇二位英雄,平日里訪英雄踏破鐵鞋,今日得來全不費工夫,靈石之行值了,真是天意!
“倒是我錯怪了英雄!”虬髯客向李靖作了個長揖,李靖急忙回禮。三人相視而笑,圍著木桌坐下。
三人互通姓名,李靖報了家門,紅拂女隨之,虬髯客呵呵一笑道:“鄙人也姓張,與貴人同宗,幸會幸會?!彬镑卓妥钅觊L,李靖次之,紅拂女最幼。三人互相作揖。
“雄談豈可無酒,我三人當把酒共飲,一醉方休!”虬髯客說罷,不等李靖二人應聲,便招呼店家準備酒菜。酒菜上桌,虬髯客并不客氣,先自己倒一碗,大口吞下,又一口吐出,道:
“這什么玩意兒?能淡出鳥來!還不如咱家的泉水有味兒!”
轉(zhuǎn)頭對李靖、紅拂女二人說:“賢弟妹稍等片刻,俺去拿自帶的美酒!”
虬髯客徑自推門出去,李靖、紅拂女兩人反倒笑了。兩人閑談間,忽聽得二樓有打斗聲,才出得門來,打斗聲消失不見,反倒見虬髯客押著一個什么人,正從樓梯上下來。那人一身黑衣,夜色中看不清相貌,但紅拂女的心不知怎么抽搐了一下。
虬髯客手提酒壇,一腳將那人踢進敞開的門內(nèi),李靖、紅拂女也在屋內(nèi)站定。待那人抬起頭來,紅拂女大驚失色:“原來是你!”
虬髯客大眼圓睜,反問:“你們認識?”
見被紅拂女認出來,那人并不羞愧低頭,反而迎著燈光說道:“沒錯,是我。”
來人正是紅拂女的昔日好友夜梟,他奉楊素的命令捉拿李靖與紅拂女,不巧在石坂坡遇到幾個無賴,索性全殺了。入得小水鎮(zhèn),恰遇上一年一度的廟會,車馬云集,人流如織,失去了李靖二人的蹤跡。他誤打誤撞入住天星客棧,從馬廄中那匹紫兔馬猜測李靖二人可能在此,向店家小心打聽證實后,正想動手,不料遇到這個大老粗多管閑事。本以為一劍就能結(jié)果,沒想到這個大胡子天生神力,劍法饒是厲害,自己十招之內(nèi)就被擒住,真是倒霉透頂。
聽虬髯客講完經(jīng)過,紅女拂怒從心頭起,斥問道:
“我父親生前待你不薄,國亡后我舉目無親,也曾把你當親哥哥待,可你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居然替楊素來殺我!”
“哈哈,誰能給我榮華富貴,我就為誰賣命!所謂成王敗寇,今天死在你們手里,算我倒霉。不過我要告訴你一件事,讓你活得不快活。你知道你父親怎么死的嗎?”
紅拂女拔下腰間“流彩虹”,把刀刃架在夜梟脖子上,逼問道:“快說!”
“你只知道你父親死于一場怪病,殊不知那是楊素派我下的毒,無用之人就不該活在世上!”
“你個畜牲,為什么?”紅拂女杏眼圓睜,問道。
“為什么?楊素想要你母親,礙于皇帝的面子,才改口讓你母親到楊家當乳娘。你母親屢被騷擾,想要自盡,你父親重生反意,被楊素察覺,才用三千兩銀子收買我下手。”
“你還知道什么?”紅拂女強忍眼淚,再問道。
“你母親知道你父親的死訊,死活要自盡,被我勸了下來。我略施小計就讓楊素得償所愿……”
刺客夜梟話還沒說完,一股鮮血已經(jīng)從脖頸噴出,原來是紅拂女一翻劍刃,了結(jié)了這個惡人。
李靖走到紅拂女身邊,想安慰她,紅拂女卻一抹眼淚,說道:
“可憐我母親被奸人設計,自我記事起她就天天唉聲嘆氣,容貌日衰,想來是為了我能平安長大,才克制住沒有自盡。但她最后還是死于非命,葬身火海。楊素老兒一直騙我說是場意外,如今看來定是陰謀。楊家,我自此與你們一刀兩斷!”
紅拂女翻轉(zhuǎn)手腕,一劍劈在木桌上,桌角被削去一塊。虬髯客拔出腰間佩劍,走向夜梟尸體,揪住頭發(fā),把人頭割了下來,隨手扔出窗外,人頭滾動片刻,沒入草叢。
虬髯客氣憤難抑,大聲說道:
“此等惡人早就該死,賢弟妹,哥哥生平最恨忘恩負義、恩將仇報之人,如今弟妹大仇得報,也算心安,你我三人徹夜長談,不知如何?”
李靖一拍胸脯說:“就依哥哥所言。”
紅拂女也應道:“依哥哥所言。”
當即三人將酒倒?jié)M,對碰一下,仰脖飲下,暢快之意,難以言表。酒過三巡,飯菜下肚,虬髯客突然一拍額頭說道:
“不好,忘了給我兄弟吃飯了!”
看二人詫異,解釋道:“我騎的那頭驢,乃是悟空道人所贈,通人性,我視之如兄弟。如果不是它,今天咱們還碰不著了?!?/p>
李靖道:“那我也下去一遭,給一驢一馬喂點草料。”
虬髯客直搖頭道:“我的驢兒不光吃草,還吃肉,我把剩下的肉都拿下去吧。”
李靖與紅拂女點頭同意。二人起身,李靖跟隨虬髯客出門,遠遠望向那驢,身形健壯,相貌軒昂,果真奇品,個頭竟和自己的紫兔馬一樣高大,看著就不是一般的坐騎,腳力當不在馬下。
入座后李靖又大大稱贊一番驢兒,受了虬髯客滿酒一杯。
他們高談闊論,從《詩經(jīng)》到《史記》,從秦始皇到隋文帝,從《孫子》到《吳子》,從歷史事件到眼下大亂的天下,無所不談。虬髯客睥睨天下的王氣,李靖尋明主建奇功的大志,紅拂女慧眼識英雄的深情,在此匯聚成時代風云,影響著兩個王朝的發(fā)展與走向。
當虬髯客聽聞李靖說王通是他師父時,也說表弟魏征受業(yè)于王通,這一下更拉進了李靖和虬髯客的距離。李靖記起魏征說過他有一表兄,忘了其姓名,只知人送綽號“虬髯客”,竟是對面這位,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
“今日之后,不知兄長有何打算?”李靖停箸問道。
“我本想下長安,勸楊素謀反,如今你師父和你都進策失敗,看來楊素也是昏庸之輩,不去也罷。今天下亂象四起,楊廣竊位而立,天下人神共憤,反隋義軍蜂起,互相吞并,爭戰(zhàn)不斷,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我暗中已招兵買馬,當有所為?!?/p>
李靖一聽,便說:“我也早聽傳言,太原李淵早有反意,廣納天下人才,你表弟就在府中,伺機而動。不若你我前去,助他成大事,也能減少兵征,解百姓倒懸之危!”
虬髯客一聽此話,知李靖二人投奔李淵的決心已定,拉攏兩人決計不可行。但又不甘心失敗,于是試探著問道:
“這太原李淵有什么本事?能讓老弟如此佩服向往?”
“好哥哥,這李淵手下兵強馬壯,將帥如云。他的二兒子李世民更是人中龍鳳,知天文地理,通古今之變,禮賢下士,志向遠大,如能成事,必然是一代明君。楊家已是強弩之末,楊廣耽于逸樂,楊素等人又坐吃山空,即使有楊林之流英雄,也終究難以抵擋大勢。反隋義軍十八路之多,各有手段,各懷心事,首領皆無大才,空有匹夫之勇,難成大器。像大哥這樣的豪杰,如今也是少有!”
趁著李靖舉杯喝酒,虬髯客又問道:
“你看大哥如何?假使有萬貫家財,能否成事?”
李靖沒有注意到虬髯客臉色的變化,仍然侃侃而談道:
“得天下者,無非天時、地利、人和。天時者,正是當下,隋朝分崩離析在即,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地利者,控南北之要沖、東西之屏障,得入主中原之便利,有易守難攻之天險;人和者,將帥精銳,兵馬嚴整,糧草充足,施仁政,減賦稅,百姓擁護。今李淵者,扼守晉陽,有雀鼠谷之險,韓信嶺之艱,占據(jù)山西表里山河,已得地利;人才濟濟,將士齊心,威名遠播,又得人和,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齊聚。老哥已得天時,或可得人和,但終不得地利,三者缺一,要得天下難矣。如果不愿跟在李淵身后收拾殘局,不如自辟一方天地。”
李靖這一番話,縱橫捭闔,如一盆冷水兜頭澆下,徹底打消了虬髯客要和李淵父子一決雌雄的計劃,真可謂“李靖一席話,勝如百萬兵”。心思回轉(zhuǎn),李靖最后一句話觸動了虬髯客的心弦,他忙問道:
“賢弟所說一方天地,指的哪里?哥哥愚鈍,還請明告?!?/p>
“北去有一扶余國,大哥可曾聽說?那里地產(chǎn)豐富,人口稀少,且無人染指,自是有志之人的好去處。”
虬髯客點點頭,抱拳道:“多謝賢弟指點迷津,哥哥以后若能成事,恩情沒齒難忘?!?/p>
虬髯客、李靖二人縱酒雄談,惺惺相惜,既相見恨晚,又如故友重逢,不覺已過子時。紅拂女靜靜地聽著,見他二人全無醉意,便說道:“大哥、李郎,你二位今日得遇,可真如璧如玉,珠聯(lián)璧合,定當一拜,兄弟相稱才是!”
虬髯客一聽,又看一眼二人說:“李靖衣中珠,終為龍家寶,紅拂有慧眼,妙識李藥師啊!你倆當拜,結(jié)為琴瑟。”
李靖紅拂女二人一聽,相視不語,還是李靖反應快,對虬髯客說道:
“大哥美意,小弟不勝歡喜,現(xiàn)在已是吉日二月二,在這龍?zhí)ь^之日,我們何不趁此良機,義結(jié)金蘭!”
紅拂女聽李靖說與虬髯客結(jié)拜,好生歡喜,也有此意,便對虬髯客說道:“兄說我慧眼,那如兄巨眼,兄如不識我二人,我三人如何同心,將來又如何生死與共?兄若不棄,如李郎所言,咱三人就結(jié)拜吧!”
可是去哪結(jié)拜好呢?紅拂女聰慧地一笑,道:
“我想到個好地方。進門時聽店家說,此縣因女媧補天五色石得名,那石頭還是文帝挖河道挖出的,似鐵非鐵,似石非石,其色蒼蒼,其聲錚錚,那里終年香火不斷。我們何不到此處湊個熱鬧?”
“好!”虬髯客好字一出口,右手掌已朝桌上重重拍了下去,桌上的碗筷也叮當跳將起來。
三人便直奔靈石而去。
亭子坐落在小水鎮(zhèn)臨汾河處,五色石安置亭中,亭上有字曰“瑞石亭”。此時天將放亮,烏云似散未散,晨光已露出云端,只見亭前已隱隱約約有人影在晃動,都是趕早來拜石祈福的人們。走近看,見供桌上已擺上了不少果蔬,香爐中煙霧繚繞。靈石高約六七尺,狀如屏風般安座在亭內(nèi),三人慶幸能一睹它的風采神韻。
只見紅拂女把從旅店帶來的果蔬供于案上,點了三炷香,分一人一炷插入香爐。虬髯客讓李靖紅拂女先行夫妻禮,二人恭敬地對著靈石拜下去。
李靖道:“靈石在上,厚土在下,我李靖今日愿與紅拂女結(jié)為夫妻,志同道合,永結(jié)同心!”
紅拂女也道:“靈石在上,厚土在下,我紅拂女張出塵,今日愿與李靖結(jié)為夫妻,志同道合,永遠相隨!”
二人拜石畢,轉(zhuǎn)身向虬髯客拜道:“請兄長見證!”
虬髯客撫著胡須,樂呵呵地說道:“那我就當這個證婚人了?!闭f著又讓二人行了夫妻對拜大禮。
最后,虬髯客與李靖分別站在紅拂女左右,三人面朝靈石,聽紅拂女說道:“靈石在上,厚土可鑒:時逢二月二龍?zhí)ь^吉日,我三人能在靈石相遇,真乃天意。愿志同道合,結(jié)為生死之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人各有志志不同,天下太平同一心!”
三人異口同聲道:“人同此心,心同此石!蒼天可鑒,大道永吉! ”連呼三次,聲音傳向天際,悠悠白云掛于靈石之上。
八
三人結(jié)拜完興沖沖地往回走,剛到客棧門口,店家便把他們攔下說道:
“三位客官,可了不得了,剛才突然來了一隊官人,要查什么夜梟下落,還從你們住的房間抬出一個無頭死尸。他們已經(jīng)飛速去報,你們快逃吧。”
虬髯客哈哈大笑,紅拂女面露憂色,李靖追問道:
“是誰的人馬?”
“好像是靠山王楊林的?!?/p>
一聽這幾個字,虬髯客收斂了笑容,李靖也面色凝重起來,說道:
“大哥,楊林可是隋朝數(shù)一數(shù)二的猛將。楊素這老不死的,居然派了他來拿咱們,這可真有些棘手?!?/p>
“怕什么,楊林只有一個,咱們有三個。再說,打不過,咱們不會跑嗎?”虬髯客不以為然道。
“出塵,咱們回去商量商量,得想個萬全之策。”
李靖帶頭朝房間走去,虬髯客、紅拂女跟在其后。
二人坐定,李靖起身繞屋子踱了兩個來回后才坐下來,對虬髯客說道:
“大哥,我已想到萬全之策,但需你和紅拂女相助,不然難以成事?!?/p>
“快說?!彬镑卓秃图t拂女都催促他。
“據(jù)我所知,楊林領兵十余萬在山東剿匪,他此番前來不像專與我們?yōu)閿?,更像是路過。如果是路過,他的目的地只有一個——太原李淵。李淵目前實力不足,急需休養(yǎng)生息。咱們?nèi)诵悦切?,暴露了李家心思是大。如今之法,只有行緩兵之計,再飛速趕去李府報信,免得李家露出馬腳。楊林仗著武功蓋世,素來與他二哥楊素不合,咱們合伙演一出戲,激出楊林的傲氣來,延宕幾日,李家才能獲得一線生機。”
“如此甚好??煺f怎么做?”
李靖如此這般安排一番,虬髯客、紅拂女不住點頭,一一領命而去。
話說靠山王楊林領著十萬精兵,不出兩日已經(jīng)到達臨汾盆地,再趕一趕,過了韓信嶺即可直搗太原。假若李淵真有什么動作,那么楊林定要當場誅他李家九族。這么想著,楊林行進的步伐慢了下來。老哥楊素是個不折不扣的催命鬼,我楊林常年在外征戰(zhàn),風餐露宿,連口熱湯都喝不上,剛在齊郡站牢腳跟,準備領略一番海濱風情,可倒好,一個軍令又讓我開赴河東。老子是長著翅膀還是怎么,能從齊郡飛到河東?想到這里,他對自己那個養(yǎng)尊處優(yōu)、位高權(quán)重的哥哥頓生不滿。憑什么自己就得拼了命地干?憑什么坐享其成的永遠是身為兄長的他?
正思量間,前方斥候有報:前面三里有一女子求見,自報名為紅拂女,是傳越國公手諭而來。楊林擺擺手,示意他把人帶來,并讓大軍埋鍋做飯。
在仁義村前一個土臺子上,楊林召見了自稱使者的紅拂女。楊林早前見過紅拂女,只是他并不知道短短十幾天內(nèi),紅拂女已經(jīng)逃離了楊府,從一名貼身侍衛(wèi)變成了劍俠。他真以為紅拂是來傳令的。
紅拂女氣息勻稱,步子穩(wěn)當,施禮后馬上從袖中取出手諭,端正念道:著靠山王楊林,飛速趕往太原,查明李淵意圖。如有差池,定當重罰。
楊林從地上站起,卻遲遲不接手諭,也無心查看上面字跡真假,只讓副官草草收起。
紅拂女問道:
“國公手諭,將軍可曾聽清?”
“聽清了。”楊林懶懶地回答道。
“那就好,卑職還有要事,告辭了?!?/p>
紅拂女打馬而去,暗自高興,李郎這招以假亂真真是高明。
副官上前,問道:“王爺,咱們是?”
“埋鍋做飯!拉屎吃飯,誰也管不著!”楊林瞪了他一眼,說道。
這一頓飯將士們可是吃了個飽,整天跟著楊林東奔西跑,常常是飯熟了正要吃,開拔的軍號已經(jīng)吹響,要不然就是狼吞虎咽幾口,馬上奔赴下一個戰(zhàn)場。他們已經(jīng)感到非常疲憊,但誰也不敢違抗靠山王的旨意。他們不清楚今天是怎么了,這一頓飯吃得從從容容,大家有說有笑。而直到所有人吃完,楊林也沒有走的意思。
在副官的督促下,楊林才發(fā)出了繼續(xù)前進的命令。比起之前的急行軍,這樣的行軍速度稱得上是散步。看看日頭,已過午時,照這樣下去,今晚定要夜宿韓信嶺。軍士們興致衰減,行程懶散,沒承想,走了幾里路,軍隊又停下了。問問前面,說是遇到一個算卦的。
平白無故地,前面出現(xiàn)一個算卦攤,楊林本打算直行,卻聽那道人說道:
“了不得,了不得,怕有血光之災?!?/p>
副官一聽動了氣,要撥馬前去教訓道士,被楊林止住。他下了馬,走到算卦攤前,看道人長得眉清目秀,豐神俊朗,頗有幾分仙氣,于是手撫劍柄問道:
“道士算得什么卦?”
“生死吉兇,姻緣情誼,看手相,觀面相,測靈簽。”
楊林朝攤子上一看,果然有個竹筒,竹筒里放著十來根竹簽,于是指指竹簽說道:“來一卦?!睆阶匀×艘缓灒咏o道士。
道士拈須掐指,口中念念有詞,突然面露凝重之色。楊林不由問道:
“如何?”
“此卦象名為草木焚盡,乃大兇之兆。”
楊林心中一驚說道:“請細細道來。”
道士說道:“草木尚且焚盡,樹林自然不保?!?/p>
樹……林不保,這不是說自己嗎?這道士居然曉得我是誰,不簡單。怠慢之心稍去,于是拱手問道:
“還請高人指點迷津,在下必有重謝。”
楊林手一揮,副官早遞上一個包袱,包袱打開,里頭全是十錠的銀子。楊林說道:
“如能說出破解之法,這銀子全數(shù)歸你?!?/p>
道士哈哈一笑道:“貧道來此只為渡人,不為錢財。也罷,破解之法我已寫下,請好生參悟。”
道士把一卷紙遞給楊林,趁他們琢磨之際,收拾起攤子走了,不一會兒就消失在山林之中。
“到底什么意思?”
楊林是個大老粗,他只得問副官。
副官盯著展開的紙張,皺著眉頭反復念道:“寸土生竹,土非最下?!?/p>
楊林和副官一路琢磨著這奇特的八個字,走得毫無興致,后面的隊伍想快也快不起來,拖拖拉拉。如之前所料,他們只能夜宿在韓信嶺腳下。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亮,楊林已經(jīng)穿戴整齊,呆坐床上,還想著昨天算卦道人說的事。到底什么意思呢?
副官在門口求見,他招呼進來。副官臉上的興奮之色溢于言表,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道:“意思,終于弄明白了!”
楊林一激動,站了起來,又覺得有些失態(tài),重新坐下,按捺住焦急的心情問道:“啥意思,快說!”
“寸、土、竹,其實是一個字,按說應該是土、寸、竹,但卦上說土非最下,那么它既非最上也非最下,只能是居中。那就是一個等字?!?/p>
“哦?!睏盍殖烈饕宦暎坪醵舜素缘暮x。的確如此,很多事就怕一個等字,等一等,自己的血光之災也許就過去了。此去太原雖是奉王命,但李淵實力不菲,又到了他的地界。假使李淵真要反,憑著楊林手下那些人馬,這一去定會兇多吉少,等一等看情況也好。如果只是子虛烏有的事,那就更不用著急了,說不定真是虛驚一場呢!打定主意后,楊林傳令下去,未時之前翻過韓信嶺,在鑰匙村附近安營扎寨。
安頓好手下兵士后,楊林隨同幾位將領喬裝打扮,來到小水鎮(zhèn)跟前一探究竟,見方圓十里內(nèi)并未有李淵的伏兵,他們也就放了心。副官提議去小水鎮(zhèn)打個尖,吃點當?shù)靥厣耍纳埔幌禄锸?,并特別提到著名的胡麻餅。說這胡麻餅可不簡單,是用胡麻油和面,吊火爐中烤至微黃出爐,香脆誘人,中有豁口,可填入肉菜而食,十分可口。楊林本不貪饞,只是幾個月來風餐露宿,著實需要補充點油水,也就答應了。
眼看快到小水鎮(zhèn)入口,卻看到前面一方土臺上矗立一彪形大漢,紫黑臉膛,胡子拉碴,看著兇狠異常。土臺上插一旗子,上面寫“老子天下第二”。楊林一看這幾個字,笑道:“你們看這人多怪,人人都愿稱自己天下第一,可他偏寫自己天下第二,搞個噱頭。”
這話不知怎么被臺上的壯漢聽到了,他大喝一聲道:“是哪個長舌頭的在此胡說,有本事來臺上過幾招!”
楊林哪里受過如此凌辱,本要發(fā)作,又念及自己的身份,咳嗽兩聲說道:“你稱自己天下第二,那天下第一是誰?”
壯漢隨口答道:“天下第一還沒生出來呢!”臺下聚集的幾個人大笑不止。
楊林本無意比試,卻被這句話激出生平傲氣——好狂妄的東西,原來你這是自詡天下第一,還捎帶把天下英雄全損了一通。我靠山王豈能示弱?于是提起兩條水火囚龍棒,跳上臺來。
兩人也不通姓名,武器相交,馬上知道了各自本事。楊林以為自己這兩條近300斤重的囚龍棒勢大力沉,占盡先機,沒想到對方使的大戟更為沉重,才幾個回合下來,他已不敢掉以輕心。那大胡子壯漢臂力過人,招式奇特,大戟使得虎虎生風,堪稱平生勁敵。他們大戰(zhàn)三十多個回合,仍未分出勝負,突然壯漢大喊停手,說今日收攤了。楊林不甘心如此作罷,問壯漢啥會兒再來。壯漢拋下一句話:
“我云游四方,再盤桓一日,就要到別處去了。”
第二日早上,副官請示楊林是否兵發(fā)太原。楊林念及道士一卦,心中有了忌憚,又著急找壯漢比試,于是懶懶說道:
“再休整半日,下午出發(fā)吧。”
利用這半日功夫,楊林又和壯漢較量兩次。上午這一場,楊林故意賣了個破綻,壯漢窮追猛打,反被楊林鉆了空檔,囚龍棒直劈面門而下,若不是壯漢躲閃及時,估計要破相了。中午這一場,壯漢發(fā)揮超常,楊林一個不小心,一根囚龍棒被擊飛。幸虧他馳騁沙場多年,靈活應對,才逐漸扳回了劣勢。兩人互有勝負,但總體上勢均力敵。
等楊林率領大軍出發(fā),再經(jīng)過比試地點時,那個壯漢連同那塊土臺居然都神奇地消失了,就像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一樣。楊林心中好不悵惘,但自己身負王命,不可再因私情拖延了。
過了小水鎮(zhèn),又走了十幾里路,突然見前面塵土囂囂,似有大隊人馬到來。楊林命大軍嚴陣以待,自己也提起十二分小心,準備應對不測。
塵土散去,當中騎白馬的那人翻身下馬,抱拳道:
“靠山王遠道而來,有失遠迎。父親忙于軍務,因此派世民前來接應。不周之處,請王爺海涵。”
楊林亦翻身下馬,看清此人確為李淵的次子李世民,真是一表人才,英氣逼人。李世民身后率領并非軍隊,而是李府的傭人,他們車上押運的全是犒賞物資。
楊林暗喜,這下子,自己的疲憊之師終于可以吃上一頓好飯了。
尾聲
返回京師的路上,楊林想道:什么密報李淵有反意,純粹是扯淡,李淵明明對大隋忠心耿耿嘛,還主動要求解除自己的軍權(quán)。而且嘛,太原城武備松弛,槍械封倉,百姓安居樂業(yè),哪有要打仗的氣息?那些個眼線,真是浪費我大隋的米糧?;厝ブ螅劝牙顪Y獻的夜明珠給了二哥,再和他多說說李淵的好,不然對不起……想到此處,他不禁打了個飽嗝。尾隨他的一眾將領有說有笑,仿佛剛剛從什么地方得勝歸來。
話說太原李府,李淵和他的兒子們端坐大廳,正召開秘密會議,大致的意思是,十年之內(nèi)要起兵反隋。李淵說完,朝角落里的兩人看去,問道:
“依愛卿之見,如何?”
那人竟是李靖,他身旁是紅拂女。李靖說道:
“府君深謀遠慮,我等定當肝腦涂地,萬死不辭。”
呂梁山的一條羊腸小道上,一個彪形大漢正和自己的驢鬧別扭。壯漢對驢兒說:“我的好兄弟,你就別拗著我來了,你看看后面是什么,是山崖。你再倒退一步,咱倆都要摔成肉餅了。”毛驢似乎聽懂了話,不再倒退,開始前進了。壯漢高興地說道:“這就對了?!彼厥咨较拢匆娞咸戏谒蚰狭魅?,似乎明白了歷史大勢。是的,從那日潛伏草叢中得窺李世民的真容后,他真正擱下了逐鹿中原的宏圖。天下之主只能有一個,最合適的那人,定是李世民。而自己,正如兄弟李靖所說,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合適。他突然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
公元617年,李淵覺得時機已成熟,于是在太原宣布起事。
公元618年,李淵正式稱帝,是為唐高祖。
再說風塵三俠,李靖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zhàn),平定蕭銑、滅東突厥、遠征吐谷渾,為盛唐打下7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立下了曠絕古今的功績。紅拂女始終伴隨其左右,得以終老。虬髯客瞅準時機,先助唐成勢,后率兵殺入扶余國,自立為王,終成一方霸主。
唐朝建立后,小水鎮(zhèn)天星客棧的店家兒子也返回靈石,娶妻生子,一有空就給來往客人講述風塵三俠的故事,臨完準要補充一句:就是在我這天星客棧相遇的。
古往今來,瑞石亭前香火不斷,拜石祈福、求姻緣美滿的人們綿延不斷。在晨光的照耀下,有人好像看見三俠從“靈石”中走出來,愈來愈高大;也有人仿佛看見他們?nèi)瞬⒓鐨g笑走進“靈石”之中。
正所謂:風塵雖不再,忠義永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