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高清在线观看,四虎在线观看免费永久,欧美日韩高清不卡免费观看,草草福利视频,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抗戰(zhàn)名將用相機記錄烽火歲月
來源:北京晚報 | 王加冊  2025年08月15日17:34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5/20250813/20250813_019/20250813_019_31263.jpg

呂公良使用過的相機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5/20250813/20250813_019/20250813_019_32263.jpg

段蘇權使用過的相機

文物是歷史最好的見證。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第七部分的展柜中,有一件樣式古樸的德國福倫達蘇伯勃相機,它是著名抗日英烈呂公良將軍的心愛之物。機身上的點點斑駁,訴說著無盡的歷史與回憶。

呂公良,原名呂周,浙江人,黃埔六期畢業(yè),曾先后參加綏遠抗戰(zhàn)、晉中太谷戰(zhàn)役、臺兒莊戰(zhàn)役、鄂北戰(zhàn)役、贛北戰(zhàn)役、豫中會戰(zhàn)等數(shù)次對日重要作戰(zhàn)。1942年底,呂公良奉命組建新編第29師,并擔任師長。1943年底,29師隸屬于第二十八集團軍暫編第十五軍。1944年,日軍發(fā)動“一號作戰(zhàn)”命令,向正面戰(zhàn)場大舉進攻,鄭州淪陷,許昌成為第一戰(zhàn)區(qū)的前沿陣地。面對日軍的侵略,呂公良主動請纓,率部駐守許昌。接管防務工作后,新編第29師的3000余名官兵上下一心,積極投入到緊張的備戰(zhàn)工作中。

同時,為了鼓舞士氣,激發(fā)民眾的抗日熱情,呂公良以許昌城防司令的名義,組織城內的知名人士和各界代表召開軍民誓師大會,并當眾處決了3名漢奸,以表抗日決心。同時,他還托人給妻子方蓮君寫了一封信:“我已充分準備,打仗是軍人的本分……恐怕此信到時,我已在與敵人拼命了……當軍人不打仗還有何用?”

1944年4月29日,戰(zhàn)斗打響。呂公良親自坐鎮(zhèn)許昌南城門,數(shù)次打退日軍進攻,但日軍倚仗地、空火力優(yōu)勢,對許昌西門、南門進行低空轟炸,經過數(shù)天戰(zhàn)斗,29師官兵傷亡慘重。5月1日,在報請上級同意后,29師分兵兩路向外突圍,日軍派出大批部隊進行圍堵,團長楊尚武、李培芹相繼犧牲,副師長黃永淮被俘后飲彈自戕。呂公良在突圍時身中數(shù)彈,流血不止,倒在麥子地里。重傷后的呂公良,讓身邊的兩名警衛(wèi)員不要管自己,趕緊突圍報信,自己則拉過一具尸體壓在身上,聽天由命。后來,呂公良被當?shù)氐拇迕癜l(fā)現(xiàn),悄悄救回村子里,但這位被日軍視為中國軍隊里“抗戰(zhàn)派的中堅干部”還是因為傷重不治,停止了呼吸。

在戰(zhàn)斗打響前,妻子方蓮君帶著兒女來到許昌。但因為忙于備戰(zhàn),直到妻子和兒女即將離開許昌的當天,呂公良才與他們匆匆見了一面,并用他心愛的福倫達相機給全家拍攝了一張全家福,這也成了呂公良將軍犧牲前與家人的最后一張合影。1997年,呂公良將軍的后人將這臺照相機捐贈給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這位硬漢將軍的名字,永遠激勵著中華民族奮勇向前。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展廳的第二部分,還展出了一件平北軍分區(qū)政委段蘇權使用過的照相機。

段蘇權,1916年出生,湖南茶陵人,1930年參加革命??箲?zhàn)時期,段蘇權先后擔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qū)平北軍分區(qū)政治部主任、中共平北地委書記兼平北軍分區(qū)政治委員等職務,領導建立、鞏固和發(fā)展平北抗日根據地,帶領根據地軍民堅持敵后反“掃蕩”作戰(zhàn),指揮部隊攻克、收復了華北重要城市張家口,搗毀了偽蒙疆聯(lián)合自治政府。在一次同日本侵略者的作戰(zhàn)中,段蘇權率領部隊將日軍擊敗,繳獲了這部照相機。由于十分喜愛攝影,在得到這部照相機后,段蘇權用它拍攝了許多部隊戰(zhàn)斗及生活的照片,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見證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歷史。

新中國成立后,段蘇權又先后在東北軍區(qū)、華北軍區(qū)、福州軍區(q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政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等擔任要職,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等榮譽。1999年,段蘇權夫人藍文長女士將段蘇權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繳獲并使用過的照相機,捐贈給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用以紀念那段烽火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