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高清在线观看,四虎在线观看免费永久,欧美日韩高清不卡免费观看,草草福利视频,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在精神長河里做一朵浪花 ——讀《大河奔流: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故事》有感
來源:中國青年作家報 | 黃鈺  2025年08月15日10:13

翻開書頁時,窗外的蟬鳴正穿過夏日的風鉆進書房。陳晉主編的《大河奔流: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故事》像一捧從歷史深處捧起的清泉,讓百年黨史的精神長河里,每一滴水珠都折射著鮮活的光——浸著汗水、沾著泥土、帶著人間煙火氣的生命故事。

這部以“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故事”為經(jīng)緯的著作,最動人的地方是將“宏大敘事”拆解為一個個可觸可感的人生片段。當我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烈火淬煉”里讀到前輩們用泛黃草紙和飯粒在紅綢上拼出一面“五星紅旗”,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shè)時期”看見王進喜跳進泥漿池劃動雙臂,在“改革開放”篇章遇見謝靜蹲在火燒溝里數(shù)樹苗的背影,在“新時代”篇章觸摸到醫(yī)療隊對生命的執(zhí)著堅守,忽然懂了陳晉在序里的那句話:“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正是因為這一個又一個落小落細落實的地點、人物、事件而跨越時空、歷久彌新。這樣,偉大的精神,注定會永存。”

印象最深的是謝靜的故事。2000年的夏天,她站在西寧火燒溝時,眼前是漫山遍野的垃圾,腳下是荒坡。誰能想到,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子,會用20年時間,在這片“連野草都不肯長”的地方,種出一片綠林?她清理了120萬立方米的垃圾,填埋了60萬立方米的土方,修建了40多公里的路,在苗圃里蹲了無數(shù)個日夜。

盡管最開始兩年價值400多萬的樹苗全軍覆沒,到第三年也只有10%的存活率,但她偏不服輸,2010年在農(nóng)科專家助力下以檸條為原料不斷嘗試,直到2012年的某一天,檸條枝頭的金雀花開。這個故事里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日復(fù)一日的彎腰種樹、抬頭看天,可正是這些細碎的堅持,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變成了山谷里的鳥鳴,變成了溪水邊的花香,變成了謝靜曬得黝黑的臉上那抹笑。

《大河奔流: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故事》的敘事很特別,它不急于總結(jié)精神的內(nèi)核,而是像個耐心的導(dǎo)游,帶著讀者在歷史的褶皺里穿行。你會看見李大釗先生在北大首開唯物史觀課程,播下馬克思主義的火種;會看到劉啟耀主動上繳保管了兩年的13根金條,說“這是共產(chǎn)黨的錢”;會看見林縣人民在太行山里,用镢頭鑿、用籮筐抬,在懸崖上鑿出一條“人工天河”;會看見中國第一支精準扶貧工作隊隊長龍秀林幫助“酒鬼”村民龍先蘭學習養(yǎng)蜂技術(shù);會看見沫陽鎮(zhèn)的鄧迎香和李德龍,扛著鋼釬在山里砸了10年,終于打通隧道,讓閉塞的山村通了汽車;還會看見到北斗團隊攻克星間鏈路技術(shù)難關(guān)后,向世界各大導(dǎo)航系統(tǒng)敞開合作懷抱,展現(xiàn)大國胸襟。這些故事里的名字或許不會被所有人記住,但他們走過的路、流過的汗,都在訴說——所謂精神,從來不是掛在墻上的標語,而是刻在生活里的堅持,是普通人在平凡日子里攢下的光。我想,所謂精神傳承,就像黃河從巴顏喀拉山的冰川出發(fā),一路裹著泥沙、繞著山彎,最終才成其壯闊;共產(chǎn)黨的精神長河也是如此,它從建黨時的50多人出發(fā),流經(jīng)戰(zhàn)爭年代的血與火,淌過建設(shè)時期的汗與淚,奔涌在改革開放的潮與浪,攀登在新時代的峰與脊,每一段都有普通人用生命、用青春、用執(zhí)著為其注入新的力量。

窗外的蟬鳴還在繼續(xù),書桌上的《大河奔流》靜靜躺著。我輕輕撫過封面上“大河奔流”4個字,感覺這河流從未停止流動,一直淌在我們每一個認真活著、努力向上的青年心里。我們或許成不了書寫歷史的“大人物”,但至少可以做精神長河中的一朵浪花,用一次認真的閱讀,把故事刻進記憶;用一次真誠的實踐,讓精神生根發(fā)芽。畢竟,所有的江河入海,都需要無數(shù)溪流的奔赴;所有的春天到來,都始于第一朵花的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