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高清在线观看,四虎在线观看免费永久,欧美日韩高清不卡免费观看,草草福利视频,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莽蕩瑰奇的閩南兒女英雄傳 ——孫照宇長篇小說《大厝·三落刊》序評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曾鎮(zhèn)南  2025年08月11日16:12

有志于用長篇小說的藝術形式再現(xiàn)中華民族百年復興之路的中國當代作家不乏其人,孫照宇也耗費近五年青春歲月做了有益的探索嘗試,他最近殺青的《大厝·三落刊》就是一部故事情節(jié)豐富復雜、頗具藝術魅力、值得讀者細讀慢品的作品。在學生時代,孫照宇就是一位執(zhí)著的文學青年。難能可貴的是,走出校門后,在基層一線摸爬滾打了幾十年,于繁忙的工作中始終沒有放下手中的筆。堅持不懈的廣泛閱讀,辛勤練筆,砥礪前行,終有所成。作為他的忘年交文友,我由衷地感到敬佩和高興。

《大厝·三落刊》還在寫作過程中,他就時常就創(chuàng)作上的問題與我商量切磋,大至謀篇布局,小至細節(jié)處理,盡管我也樂于芹獻,但作文終究是很私人的事,效果如何,我也不好預先猜測。等到他寄來厚厚的一沓成稿,讀了一部分,即高興地發(fā)現(xiàn),比我預料的要好得多。我第一時間在微信中告訴他說,書的篇幅浩大,我認為是一部閩南地區(qū)很少出現(xiàn)的,很有歷史感同時又有現(xiàn)實生活氣息,富于閩南生活情調(diào)的長篇小說。

無獨有偶,原《福建文學》資深名編輯、老作家莊東賢先生也點評認為“大作粗讀一遍,印象不錯,而且是‘很不錯’。文字是小說的文字,細致準確精彩,而且到位??吹贸瞿愎P力渾厚,生活底蘊充足。文中出現(xiàn)的眾多人物也較為鮮活,民諺童謠也用得好。作為一個老編輯,打從心底衷心為你祝賀!”東賢先生是一位在漫長而認真的編輯生涯中歷練出來的老“選家”了,什么樣的作品沒有見過?而且他自身也有創(chuàng)作經(jīng)驗,頗知個中甘苦——我與他雖暌違多年,但在這次閱讀照宇的小說時得引為同調(diào),是感到意外的驚喜的。

小說開篇就安排了一位社會學家胡蝶,以這位在岬港成長直至上大學才離開村莊的三落刊大厝外甥女的視覺,像引線似的,展開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這種筆法非常好,應該是借鑒了古典小說的寫法,比如像《老殘游記》里的老殘,他走到哪,觀察到哪,故事就講到哪。很多當代外國小說也都是這樣的寫法,這是小說的技巧之一,便于帶讀者產(chǎn)生親歷感。

是否塑造出了凝聚著所反映時代豐富的生活內(nèi)容和本質(zhì)性特征而又高度個性化了的典型人物,應該是衡量小說作品優(yōu)劣成敗的準繩。小說朝著這個藝術的制高點,是做了相當出色的努力的。始于鴉片戰(zhàn)爭終至上世紀末,閩南地域一百多年社會生活的變遷,構成了小說廣遠的人物活動背景?!洞筘取と淇匪C萃了幾代人命運各異的精神氣質(zhì)和人生際遇,編織出了漸漸消失隱蔽于時間深處的很多閩南歷史光陰故事。小說開局的第一章、第二章寫得特別好,每一章都分別寫了一段生活故事和一個重要人物。第一章寫了一個土富,黃家的太太太公,他的故事不多,但很典型。幾個細節(jié),比如他挑著銀元去縣衙捐資助學,寥寥數(shù)筆,就把這個人物寫活了,而且此章中的象征物惜字亭也有了著落。語言也好,特別是在現(xiàn)代漢語中揉進了閩南方言,既明快流暢,又深具閩南地方特色,把早年閩南古風描述得詩意滿滿,閱讀起來很感親切、溫馨,使作品從一開篇就有了詩性。

第二章寫的番仔富黃仲富,他的婚姻故事其實是一個很深的悲劇,留在岬港的新娘即三嬸婆受了很大的委屈,就像她后來告訴胡蝶的:她永生永世寄居在岬港村了。但作者很見功力,有意不去臧否,而是尊重當時黃家不得已的處理方式,這樣就把三嬸婆個人的悲劇上升為閩南沿海番客嬸的悲劇、惠安女群體的悲劇乃至時代的悲劇,也更深更真地達到了普遍性,產(chǎn)生了不動聲色卻震撼人心的效果。黃仲富的形象處理得很好,從他下南洋發(fā)家致富直至回報家鄉(xiāng),這個過程如果瑣瑣碎碎地也可以寫得很長,但作者用很儉省簡潔的筆法就把他的形象較完整、豐滿地寫了出來。作品中有一些很典型的細節(jié),比如少年黃仲富想念家鄉(xiāng)的時候,他扒開所寄居棲身的碼頭公司屋的木地板,看著木屋下流動的海水時的心理活動,把思念唐山家鄉(xiāng)的情緒刻劃烘托得惟妙惟肖,這樣的情節(jié)是很能擊中讀者心坎的。類似的還有描寫黃仲富的為人處世之道,真實再現(xiàn)了閩南華僑的經(jīng)商才華、文化氣質(zhì)、道德操守等品質(zhì)。

作者著力塑造了三代閩南婦女群像。作品中,尤以番客嬸三嬸婆的悲劇命運動人心扉催人淚下。在岬港獨守空房了好些年,好心的太嬤開口動員三叔公在鼓浪嶼購地建房的時候,隱忍順逆的三嬸婆卻因為“怕三叔公不樂意,怕他發(fā)脾氣,就借口走出陽臺看海景去了。”雖然孝順的三叔公聽命于阿太,三嬸婆終于能以顧厝為由,“用這座厝宅拴住三叔公的心,讓他兼顧生意,時?;貜B門看顧我<三嬸婆>”,豈料自己的兒子剛出生幾小時,天還沒亮就離她而去?!敖疱X和夫婿一樣,在遙遠的南洋,三嬸婆感覺不到溫暖?!别B(yǎng)子黃炎榕“是她的命根子”,“漫漫的人生之路,她總以為,親親的榕兒可以一直陪在她身邊,一直往前走,往前走,一路即使有無數(shù)的好風光,她也不在乎,她只希望,榕兒可以陪著她,走得久一點,走得遠一點?!眳s因為三叔公“要讓他在身邊,接受好的教育,悉心培養(yǎng)。”“如今,榕兒也要去南洋,連同他還帶著奶香的體溫,連同他甜甜脆脆的一聲聲‘阿母’叫喚聲。”“三嬸婆雖說萬般舍不得,也不能流露一絲半點的不高興。”“三嬸婆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小滿吋節(jié),把她的榕兒帶回老家,在岬港小住幾天,在洛陽街小住幾天,讓幼小的榕兒,不要忘記唐山,不要忘記她?!睙o助的三嬸婆只能到靈源寺祈求佛祖保佑,當抽簽討準時得到不好預兆時,她就忍不住掉下了眼淚,但為了討吉利,仍只好在太嬤寬慰她的呵斥聲中“忙掩飾著應口回答:‘榕兒要出門,我是歡喜……歡喜眼淚’?!彪m然長成后的黃炎榕并沒有忘記她,而且回到了唐山,卻不能和三嬸婆團聚,他是為了抗擊日寇而奔赴戰(zhàn)火紛飛的祖國的,最終舍身取義于祖國的疆域。黃炎榕的以身報國的壯舉,使三嬸婆凄苦無依的命運悲劇帶上了些許悲壯的韻味,這是時代的悲劇與個人的悲劇的交匯。

作品中的閩南女性形象,更多的是像胡招娣以及為理想生活敢于與人斗與天斗與地斗而其樂無窮的黃烏妹等一眾惠安女英雄,她們在大海邊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干革命、植樹造林、修水庫、登島開荒,“空空手五粒紐”,用閩南女性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奮斗精神,空拳赤手甩脫落后面貌,為子孫后代打造富饒美麗家園,也讓自己煥發(fā)出絢爛的生命色彩??梢哉f,作者正是以雄渾壯闊的大海為意象,努力抒寫出閩南人世代相傳的家國情懷和堅忍不拔的拼搏進取精神。

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努力學習、踐行創(chuàng)造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是下了一番工夫的。林林總總出現(xiàn)于小說的人物就不下幾十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值得評論者單獨條分縷析地探討評析的也很不少,這里不僅有國難當頭挺身而出的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黃仲華、胡舟生、黃澄清,有以一技之長行走謀生于鄉(xiāng)間市井的能工巧匠胡大錘、王益師,有橫行為害一方的匪酋汪連、李建,還有藝術精湛卻命運多舛的音樂家吳玉宇等等。才華橫溢的傳統(tǒng)文化人黃仲華幾乎貫穿《大厝·三落刊》的大部分時空,歷經(jīng)清末、民國乃至新中國從不滿科舉腐敗憤而棄考開始,無論時移世易,他始終以老式知識分子修齊治平而自期,勇立時代潮頭,順應時勢變化,完滿地保持了忠義而狷介的國士形象。在他的家族傳承中,可以看出優(yōu)良的中華文化基因代代相傳,最終以助力促進香港回歸一雪百年國恥為故事結穴。

在如此眾多人物的個性特征、生活習尚、文化氣質(zhì)的描寫中,作者的語言功力、才氣修為畢現(xiàn)其間。其中最為精彩的似應首推第十章。面對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化進程,作者在第十章中圍繞閩南傳統(tǒng)建筑“皇宮起”紅磚古厝的建造工藝,大量繪狀傳統(tǒng)的生產(chǎn)方式,活靈活現(xiàn)地塑造了打石師傅、大小木作師傅、燒磚燒瓦師傅、剪瓷雕師傅乃至銀褲褳、糊紙等等名不見經(jīng)傳的鄉(xiāng)野匠工,原生態(tài)地敘寫了很多正在消失甚至已經(jīng)失傳的古老匠作工藝,這些都是閩南傳統(tǒng)文化不可忽略的組成部分,作者用愛撫的筆意,親切地描繪這些,使書中的故事,滿盈著閩南生活的豐富況味。

尤為可貴的是,在人物靈魂復雜性與統(tǒng)一性的辯證剖示方面,塑造“溶雜多于統(tǒng)一”的人物性格方面,小說也有成功的探索。例如榮華富貴四兄弟的老么,黃仲貴的形象就把握得很真實準確。曾經(jīng)有為的青年楷模,不幸因蕭警官設計陷害而深陷欲望的泥潭不能自拔,強制戒毒之后當上了民團總,又因同情地下革命而被迫遠循南洋,好不容易重享安樂富貴之時,卻又毅然決然地拋家舍業(yè)自覺奔赴國難:當他聽到祖國在西南大后方招收華僑機工的消息時,細細對照條件后歡呼:“太好了!這不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嗎”?從此義無反顧一次又一次地馳騁在險惡的滇緬公路上為國效力。黃仲貴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形成了極大的張力,成功描摹出閩南華僑骨子里血脈僨張的報國情懷。又如喜聞樂見于閩南地方民間傳說中的各色吝嗇鬼形象,作者匠心獨運地加工提煉為凍霜鬼的角色,凍霜鬼一生的行跡卑微甚至有些委瑣,但他在官匪逼迫下走上了反抗道路,秘密為黨工作,成了地下交通員。當在家破人亡的最后時刻,奮起葬殺日寇于茅坑中,并喊出了“革命!救中國”的時代強音。這個卑微的凍霜鬼一躍挺立于歷史的天空之中,成了慷慨獻身的英雄。這是時代重塑人,造就人的生動范例。這方面,值得一提的還有清末留美幼童出身的老同盟會員吳友仁,辛亥年之后,雖然幾千年有形的帝制被推翻了,但殘存于國民性格深處的封建思想糟粕,卻每每在關健歷史時刻顯露出來,讓他當了可笑的墻頭草。殊難預料的是,閩變事件中,為了保護反蔣的黃仲華,他挺身而出死在國民黨憲兵的槍口下,終于擺脫歷史因襲的重負,在重大生死關頭做出了正確的決擇。

應該是汲取了西方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養(yǎng)料,作者利用閩地多巫神的特點,把怪誕神奇的閩南民間神話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xiàn)象鍥入到歷史現(xiàn)實的敘事中,描繪出了東方文化特征、閩南巫覡文化色彩迭合的古早古怪的生活與人物,這也是小說別具風神的一面。最為傳神的角色塑造當以三腳狗最為典型,三腳狗是岬港鄉(xiāng)村忠義誠信的文化象征符號,它以全知全能式的上帝眼光審視著岬港人代代生命軌跡的起起落落,它像胡蝶先祖睏狗公一樣駐守在靈秀山,即使被誤解不被待見,仍然無怨無悔地守護著這片濱海熱土,守候著一代又一代的岬港人,亦真亦幻,寄托閩南人美好的生命追求,也凸顯了閩南地域文化的深沉氣質(zhì)和生命精神。

縱觀全書,小說的藝術結構也頗具特點,其時空跨度從遠古洪荒寫到現(xiàn)當代生活,作品包括《燈塔人家》和《岬港風流》兩卷三部分,兩卷內(nèi)容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融合銜接,把漫長的世紀風云和閩南獨特的歷史風貌、民間故事、地域文化、風俗習慣、社會變遷、精神信仰等巧妙渾和地熔于一爐,在徐徐展開、宛曲從容的生活長卷中,藝術地見證中華民族艱辛而不可遏制的偉大復興歷程。

2020年11月8日改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