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記
一
飛機近地,甌江出??跐u次放大,水天碧藍,浩浩湯湯,與他看慣東海水面的渾黃大不相同。步出機場,登車駛過甌江大橋,轉(zhuǎn)至臺州境。他遽然一驚,問道,玉環(huán)不隸屬溫州嗎?接機者笑了,說靠得最近,空中出入須走溫州機場,可是并不在溫州地盤上。他說,原來自己年少時被一位玉環(huán)美女誤導了。那年,他在北京與一朋友雅集,朋友后邊跟了一個姑娘。問家自何方,說在溫州玉環(huán)。“是楊貴妃‘玉環(huán)’兩字嗎?”對方點頭,正是。
妙極!他喟然嗟嘆,眼前竟然浮出瀛臺海天,馬嵬驛春殤,楊玉環(huán)還魂,立于長生殿上,長發(fā)挽成高髻,宛如牡丹盛開。內(nèi)襯一件淺紅霓裳羽衣,外邊一襲白色紗衣,從肩膀下垂匝地,前邊居然打了一個死結(jié)。手拈一束石榴花,此乃妖花,為鐘馗頭上所戴;發(fā)際上插了一朵芍藥花,北方農(nóng)村視為鬼花,從不種于小院里。前邊,竟有一只白鶴引路,意思是玉環(huán)西行,不會再東渡了吧?可是,民間卻有另一個版本,說楊玉環(huán)馬嵬驛佯死,后隨大和尚潛入臺州,臨海,別中土,東渡而入扶桑。
恍然入夢來,這是唐人畫家周昉的“簪花”麗影嗎?還是清人洪昇《長生殿》的花旦,水袖高拋半遮面,款款走上舞臺,影子朝他走來?
“愿此生終老溫柔,白云不羨仙鄉(xiāng)。”昆曲花旦楊玉環(huán)甫一張口,剎那,將他的魂擄走了。
玉環(huán)市是仙鄉(xiāng)嗎?他不禁悄然叩問。
二
四月天的臺州,為小海鮮上市旺季,擺上餐桌的佳肴滿目,無一重復。每人面前放了一瓶飲料,方扁玻璃瓶,上書宋體字:文旦汁。
文旦!這名字起得真好。
文友蘇滄桑介紹說,文旦是玉環(huán)市的蜜柚,被列入國家農(nóng)產(chǎn)品地理標志名錄。漁家房前屋后都種,海邊還有一片片種植園,是玉環(huán)市的一個大產(chǎn)業(yè)。文旦生命力極強,插到土里便活,青枝碧葉。春天開花時,像瓊花一樣美麗;夏天經(jīng)歷了一場場暴風雨,到了秋天,果實又大又圓又甜。這里的文旦從不打藥,鮮見病蟲害。
他品了一口文旦汁,說:“好喝,常山有胡柚,玉環(huán)有文旦?!?/p>
“胡柚可是網(wǎng)紅哦。”蘇滄桑笑著說。
“后皇嘉樹,生玉環(huán)兮。”他借了屈子半句楚辭,說,“文旦有一天也會成為網(wǎng)紅?!?/p>
午餐后回到房間,桌上仍擺著文旦汁,看來是賓館標配。倒一杯品之,甜度適宜,蜜香溢齒。宛如在海上漂泊,淡水用盡,口干如火,嗓子快冒煙了,忽見海天驟降甘霖,將頭仰得高高的,嘴唇大張,任雨水從額頭、眼睛、鼻翼、唇邊涌入口里——那回甘之感,便是此時入嗓的清冽。
那個中午,他一改睡午覺的習慣,做案頭工作,查玉環(huán)蜜柚何以取雅名“文旦”。可“度娘”不渡海,好在找到一部《玉環(huán)縣志》,翻閱了一下午,終于讓他理清了玉環(huán)文旦的根系與葉脈。
《玉環(huán)縣志》載,清道光年間,仙游縣度尾鎮(zhèn)潭邊村秀才吳登青參加鄉(xiāng)試,考上了舉人。翌年春天,游歷金華府,帶回幾株柚苗,栽于后院,幾年后開花掛果,重達兩斤多,可謂大矣。秋天果熟,請眾親友品嘗,剝開,酸甜度正好,只是纖維粗,送于口中,汁少,渣多,且果肉層包裹了不少籽,品相一般。忽一日,吳舉人得知潭邊村有位女子,名叫吳接母,系莆田仙游戲班的花旦,到閩南演出時,吃過一種柚子,又甜,汁又多,且無籽,便要了一株,帶回潭邊村栽種。吳舉人尋芳而來,驚異發(fā)現(xiàn)這棵樹上結(jié)的柚果,果然汁多,甜而不膩,有柚子香味兒,還是無籽的。遂將自己的柚子枝與吳接母家的嫁接,精心栽培。三年后,結(jié)的柚子又大又圓,足有三四斤重,剝開無籽,水汪汪的,一咬柚汁便溢出來,甜而不酸。
“吳舉人,給這柚子取個啥名呀?”
“吾輩學子,一生讀圣賢書,拜夫子萬世師表,斯文在茲,就取一個‘文’字吧。貴家小娘子唱南音,坐念唱打,旦角名世啊,那取一個‘旦’字,又同出吳家一脈,且叫文旦吧?!?/p>
這就是文旦的來歷。
翻玉環(huán)文旦的《植物志》,上面記載光緒元年(1875年),文旦從福建漳州引入玉環(huán)。雖然與吳舉人種柚、嫁接、改良、取名的故事差了四十多年,對產(chǎn)地、土壤、氣候的記載卻頗類似。
三
已經(jīng)是晚春了。
春風依舊吹著,不時從海門掠過,滿眼盡是嘉樹碧葉,卻不見了海上花盛開。春樹花開過季了,可是他有點僥幸,很想一睹文旦綻放。
晚飯前,就在滄桑文苑喝茶聊文學。那是一棟江南二層小樓,磚木結(jié)構(gòu),白墻黛瓦,屋脊為二分水,拾木梯而上,踩得木梯咔嗞咔嗞響。倚木窗俯瞰,前邊為一條小河,后邊和左右則為花地。此時,他心心念念的是滄桑文苑后邊種植園的那株嘉樹奇葩——文旦花。
“江南有丹橘,經(jīng)冬猶綠林。”四月尋芳陌上,腦子里卻掠過張九齡的詩。張公居長安久矣,竟然懷念起韶關(guān)老家的橘子來了。
南方有橘,生沅水兮。他心中也栽著這樣一棵神樹。少年從軍去湘西,結(jié)廬為兵營,環(huán)顧四周,煙雨寒山冷。整個冬季,細雨紛飛,三個月不晴,冷雨、凍雨、冰凝楚山,陪伴他青春花季的,就是那棵橘樹。系農(nóng)人栽的,還是野生的,不得而知,因為那是一片軍事禁區(qū),方圓十里皆無人煙。那橘樹雄視寒山,青枝綠葉,透著一種老樹的孤高,哪怕夜雨冰凝,“重裝鎧甲”置于身上,凍成一棵臨風玉樹,一顆歲寒心仍然堅強傲世。熬到二月天,東風吹起,冰衣化殼,仍舊碧葉青枝。春芽初綻,嫩綠中,星星點點的花蕊含苞了,有暗香夜間飄來,仿佛是天降女神,只聞其香,不見麗影。有蜜蜂或彩蝶引路,尋香到了那株橘樹前,一樹橘花香如雪,原來是一位“白衣麗人”。
文旦呢,亭亭玉立于田疇間。說是神樹,更像是一簇灌木初長成,竟然還處在花季。他驚呼,文旦,文旦,還在開花呀。
只是文旦花開至荼蘼了。給他的第一印象,更像是曇花綻放。那一束束花附麗枝頭,像放大版的茉莉花,蓓蕾已經(jīng)炸裂,似有裂帛之聲。任意舒展的花瓣,像飛天妙音恣意拋高羽翼袂袖,領(lǐng)略了妙境和巔峰后,突然疲憊下來,橫陳于玉葉枝頭,一副慵懶情態(tài)。
殘香如故啊,雖無初綻時的濃烈,但仍含菁吐華著。雄蕊將花粉經(jīng)風掠過蝶翅蜂翼,傳遞給了雌蕊,一如春天授粉筵宴,短暫而燦然,一如海水怒潮,瞬間至頂,然后便是潮水跌落后的隨波逐流,夏花至盛后的放浪形骸。
已無花的看相了,卻有文旦著床后,一串串落花育果的坦然和成就感。
這不就像曇花嗎?半載準備,濃妝淡抹,只有那一夜。這不就像云嶺的緬桂花嗎?高枝含苞欲放,狀如朝顏映霞,隱而不開,清馨襲人,采花人夠不著,開敗后,花瓣張開著,裂成一片片玉葉,縱使零落成泥,只有香魂在。
四
那天晚上吃得有點多,沒想去玉環(huán)街市上吃燒烤。海天夜色,燈火闌珊處,盡是人間煙火。然而,枕著涌來的潮汐聲,聽浪在海天,仿佛看見花旦楊玉環(huán)在長生殿上水袖長舞。玉環(huán)還天闕,與唐明皇相會,淚痕鮫綃透,相擁入懷,從望海的龍興寺,升到了南天門。云霧飄裊裊兮,花旦、文旦、名旦皆會際于仙鄉(xiāng)。海上玉樹,天上人間,皆因為有了花之姿,唱出一首評彈,那是老旦的昆曲吧。
他知道,玉環(huán)灣的五百里海岸線美矣,滿野嘉樹湮海天。不,是老生唐明皇在唱。天庭上的蟠桃會啊,桃花仙子夢斷天河,夢宇外,無鵲橋飛渡,楊玉環(huán)霓裳舞袖,卻跨不過星河。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馬嵬驛,無處話凄涼。黃土風塵,洛城花開,怎么還會長出一株海上花,香魂飄到蓬萊仙閣?
他仿佛又坐在懸崖書房,望著大海發(fā)呆。懸崖邊,一片野山花被夕陽點燃,落日在海上撒下最后一道輝光。是戲中的花旦楊玉環(huán),蓮步踏莎行,入海天仙鄉(xiāng)前最后的金色天梯,還是將要踏上的一艘金色帆船?漸行漸遠,??菔癄€,舢板擱淺在灘頭上。其實想想,當一個玉環(huán)漁娘多幸福,從不奢望什么天仙配,就守著一堆漁火,不羨天上居仙鄉(xiāng)。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盡期,人生無常,海天有崖,彼岸還拾得到真感情嗎?
閃電裂開云罅,他忘了是在姑蘇城里聽評彈,還是在長生殿上。該換場第幾折了?一位老生款款走來,一個造型,朝海天一吼,便將人震撼了。仿佛攜著雷電而來,刮起了一股暴風雨。
幻覺?他半夜聽風,聽雨,原來只是幻夢啊。今夜本無暴風雨。海上生明月,照在陽臺上,從窗簾里透過來。他伏于書案前,看土壤學,驀然覺得,文旦之樹,最適宜于圍海造田后的土壤。這種土壤經(jīng)過清水沖洗后,酸堿中和,盡是肥沃的土地。彼時,他弄清楚了,為什么玉環(huán)的文旦一點傷痕也沒有,秋天到了便能結(jié)出黃燈籠般的果實。其實是夏海風和氣旋侵襲浸潤的結(jié)果,風潮過耳,掃盡病蟲害。一夜風來半船雨,雨過海門潤文旦。
五
翌日上午,吃過早餐,便往楚門鎮(zhèn)方向駛?cè)?。昨晚多夢,人有點困倦了,上車不久,他便睡著了,又做了一場白日夢。昨夜星辰今日夢長,站在楚門尼姑庵高臺上,遠眺海門,朝漩門灣國家濕地公園看過去,真的是滄海桑田啊。據(jù)《玉環(huán)縣志》載,在楚門、清港西側(cè)有一片三角地的海涂,退潮后,趕海的村民見到一口石井和瓦礫、竹根,說明是很多年前的某次大地震和海嘯將這三角洲陸地變成了大海。
東方風來,雷暴驚天,那是什么樣的豪雨,朝著萬畝的文旦林襲來。過海門,抵漩水灣,在此圍墾前,海山會造成海水東西分流的奇觀,故有了分水山之海流。樂清灣潮水,東從漩門漲潮涌來,西從西青浦漲進,皆至分水山麓而止,東潮從東退,西潮由西退,故名分水西流。遙想當年,在國家尚未對圍海管控時,玉環(huán)人民在漩門做了一期、二期圍海造田,1999年正式開工,2001年一道海上長城成形,擋住了海水,大片的灘涂經(jīng)過淡水沖洗后,成了良田。北起玉環(huán)塔山,連接小青山島,這里種了大片的文旦樹。
到了夏天,風從海門來,暴風雨從坎門港吹過來。入門后,往坎門后沙、東沙漁村覆蓋海邊望海之門,抵大麥嶼港,然后從文旦林中掠過。海潮風雨皆從林中梳葉而過,于是便有了豐饒之地,長成一片片金黃的文旦林。
一樹金黃一樹秋風。文旦原來是一棵柚子樹,一瓶果汁。是以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