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和繪本作者,兩位女性通信十年都談些什么?
說到通信,你會想到什么?
海德格爾與阿倫特的通信、本雅明與阿多諾的通信、奈保爾父子的通信、傅雷家書……在各個領域,名人的書信往來總讓人心生好奇。
但還有一種,是普通人的通信。
幾天前,一本《兩個普通女人的十年通信》面世了。這本書的作者是兩個80后女性,一個叫仙人球愛水,是個語文老師,一個叫污士奇,是個繪本作者。
她們是無限接近靈魂伴侶的朋友。前二十多年兩人素不相識,直到考研考進上海同一所學校同一個專業(yè)。2012年,兩人畢業(yè)后的第三年,污士奇來到北京,仙人球愛水回到老家,她們開始用豆郵頻繁通信,一直到2022年。
《兩個普通女人的十年通信》剛剛面市
翻開這本書,我們會看到兩個女性拉雜地談論著她們所喜愛的一切,書、畫、電影、音樂,還有八卦公號;也會看到女性生活真實而具體的模樣,從一瓶附贈的洗面奶到一碗雞肉香菇小餛飩,從一次吵架到一場感冒;當然,還有一地雞毛中怦然心動的時刻,比如一把傘的背后,或許是一個最好的導購姑娘告訴你:“生活從來不是隨便的事,即使保管一把好傘,也是要不怕麻煩的”。
從2012年到2022年,她們經歷了求職、考編、生子、轉行、搬遷……以及,共同變老。
仙人球愛水說:“這世界上的收獲和困惑真的大同小異。兩個晚熟的人在文字世界中相互安慰,用這種方式記錄下了共同的十年?!?/p>
污士奇說:“幸虧有你這樣一個人聽我講話,不然我都不知該說給誰聽?!?/p>
污士奇給仙人球愛水(左)和自己畫的頭像
想到這本書是兩個好友的通信,這一次采訪也采用了“通信”的方式,兩人在回答時都不知道對方的答復。于是,比對她們的回答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一個話多,一個話少;一個說有,一個答無……就像她們自己說的,她們兩個人,一個就是另一個的反義詞。
但就是這樣很不一樣的兩個人,陪伴并照亮了對方的成年時光。
她們是彼此的幸運星,擁有著“有人懂我”的幸福,一起努力地生活下去。
【對話】
“好多事情的重要性在當時和現(xiàn)在是相反的”
澎湃新聞:看這本書感覺就像打開了一個時間膠囊,看看十年里放過哪些東西,現(xiàn)在又變成了什么模樣。整理通信時會有什么特別的發(fā)現(xiàn)嗎?
仙人球愛水:有,而且必須是回過頭來才發(fā)現(xiàn)的,所以我在序言里感嘆“我們不能擁有時間,同時還明白它當下的意義和解法”。十年后回看,我發(fā)現(xiàn)好多事情的重要性在當時和現(xiàn)在是相反的。
比如對當時的污士奇來說,跳槽后適應新的工作環(huán)境是很重要的,畫畫是很隨意的一件事,但十年之后會發(fā)現(xiàn),換工作是尋常事,但她拿起畫筆后便多了一個愛好,這個愛好長久地治愈了她,也讓她擁有了一本屬于自己的繪本。
從我自身而言,我剛入行時特別在意學生的考試成績,但后來發(fā)現(xiàn)成績只是結果,我自己去讀書,去反思,去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才是根本,我完全是本末倒置了。
回看我們的通信時,有好多這樣的發(fā)現(xiàn),這也提醒我不要過度陷入生活日常中那些緊急的事情中,重要的事情會滋養(yǎng)我們,讓我們有更好的狀態(tài)去應對生活中的緊急。
污士奇:沒有特別的發(fā)現(xiàn),因為都是經歷過的生活和感觸,大多都是有印象的。但會有一些感慨,不知不覺間,仙人球愛水和我竟然通信了這么久,我們的友情竟然也維持了這么久,而且還在繼續(xù),這是讓我覺得特別寶貴的。
澎湃新聞:回望這十年,會覺得自己哪里變化得最厲害?你更喜歡過去的自己還是現(xiàn)在的自己?
仙人球愛水:表面上肯定是年齡和身體狀態(tài)吧,因為這是一個太過明顯的衰退過程。
但如果從精神狀態(tài)上來講,我更喜歡現(xiàn)在的自己,因為現(xiàn)在的自己很大程度上放下了“追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這種不適合自己的包袱,也不會亂給自己畫大餅消耗自己。
這點在書中也有呈現(xiàn),過去的自己想法多,和污士奇有過很多的計劃,比如出行計劃,永遠就是一句“我們一起出去旅行吧”,然后就沒有下文了,但現(xiàn)在就會問“你八月有空嗎”,然后再決定后續(xù)的活動。這點的話真的是受污士奇的影響比較大,因為她一直都是一個比較“落地”和有自我堅持的人,我特別喜歡她說出“我當然是我,不然我要成為誰”的那種理直氣壯。
再說,反正我也回不到過去,我還是討好一下現(xiàn)在的自己吧,哈哈。
污士奇:十年中,感覺自己變化最大的地方,在于逐漸學會了獨立思考和質疑,以及獨自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難題,自信在一點點增加,雖然依舊不多。我還是更喜歡現(xiàn)在的自己,但年輕時候的自己我也很珍惜,沒有過去的我,就沒有現(xiàn)在的我。
澎湃新聞:告別學生時代后,你所“在意的事情”,內容或排序有發(fā)生變化嗎?
仙人球愛水:會有非常大的變化。剛走入社會的時候自然是摩拳擦掌想要做一番事業(yè),有了小孩,就會投注很多心力在孩子身上,小孩就會成為一個新增項,在短時間內沖到第一位。育兒的焦慮期過后,又會重新關注到自己的專業(yè)成長上面來。隨著年齡增長,各種小毛病不斷,身體健康又會成為重點關注對象。這個排序真的是證明:客觀會決定主觀。
污士奇:基本沒有特別的變化,排第一的還是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工作和愛好,過好力所能及的生活。接下來是陪伴親人和朋友??释麘賽鄣臅r期已經過去,戀人已經變成了親人。
“女性天然更能共情女性”
澎湃新聞:你會有年齡焦慮嗎?作為女性,你感到最困擾你的事是什么?
仙人球愛水:年齡焦慮會有,而且今年還蠻嚴重的,主要就是身體狀態(tài)下滑太快,擔心自己能做的事情會越來越少。
在《通信》這本書里,我們講到許多身為女性的困擾,尤其是在兩性關系中的主體性缺失。但一直以來我最大的困擾還是時間貧困,因為女性生理的特點,還有在家庭中的隱形勞動,我常常會陷入時間貧困,就是自己能精神飽滿做事情的時間會非常有限。
污士奇:我其實不太在意變老,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了更多生活的經驗和工作的經歷,時間給予我很多珍寶。特別是今年,與仙人球愛水一起完成的《兩個普通女人的十年通信》,自己獨立創(chuàng)作的繪本《一只蝸牛如何去死》,兩本書幾乎同時出版,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正反饋。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焦慮,因為能明顯感受到,身體沒有以前好了,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照顧它,時常要提醒自己保持健康。
澎湃新聞:你們的豆郵通信從2012年延續(xù)到2022年。什么時候你們意識到“不再通信”了?會感到可惜嗎?
仙人球愛水:和污士奇比,我的分享欲更強,所以我挺喜歡微信的即時交流,直到有一天污士奇提醒我,記得查收她寫的豆郵,記得給她回信時,我才意識到好久都是她單方面給我寫信了,因為寫豆郵對我來說需要相對完整的時間,要有一個完整的想法和思考,但反過來,這正是它的好處,所以我們又把通信續(xù)上了。
污士奇:在2023年到現(xiàn)在,仙人球愛水和我也還在陸續(xù)通信,只是沒辦法像之前那樣密集地往復了。感覺前兩年好像遇到一個分水嶺,彼此的事情突然多起來,事事都要來分走一分精力,我們的通信會有一些停滯的時候,但并沒有停止。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天,由于一些原因,我們確實不能再通信了,也不會特別可惜吧,我們在過去的這十幾年,已經留下了足夠寶貝一生的通信記錄。
澎湃新聞:我還是會有點好奇,如果你們的豆郵通信逐漸淡下來,對心理上會有什么微妙的影響嗎?
仙人球愛水:那我們的深度交流肯定會減弱,很可能心里的某些想法和情愫就缺少了一個沉淀和消化的港灣。但時間是溫水,我就是那只有些愚鈍的青蛙,也許要過很久才會猛然發(fā)現(xiàn)自己失去了這么多。所以我覺得不管是用通信的方式還是其他方式,能夠真實地記錄和反思自我,都是能讓人向陽生長的。
污士奇:確實,在2023年、2024年的時候,我們的通信少了很多,幾乎每年只有寥寥幾封信,雖然知道這是生活在逐漸奪走我們的精力,雖然告訴自己一切要順其自然,但心里還是會有一點失落......所以我在回顧過去的通信時,會覺得分外珍惜。但好在我們今年的通信又多起來了!
澎湃新聞:總有人覺得女性之間“真友誼極少”,然后網上有不少“塑料姐妹花”“雌競”這類的說法。你們會怎么理解女性之間的友誼呢?
仙人球愛水:公平的來講,有“塑料姐妹花”就會有“塑料兄弟草”,有“雌競”就會有“雄賽”,大家在績效主義的路上走得越久,這些現(xiàn)象就會更多。世間的“真”就本就難得,不分性別,真友誼難得,真善良難得,真學識也難得。
我思考過我和污士奇之間的友誼,我們倆性格不同,愛好也不大一樣,人生選擇和生活軌跡也不同,能成為十多年的好朋友,就是因為我們做到了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相互支持,我想這是一切美好關系的內核,也不唯友情。女性天然情感更豐富,更容易共情,所以也更容易相互理解,所以我們常常在美好的友情中獲得歸屬感和信心。
但對于我個人而言,這份珍貴的友誼也時常讓我對人生多幾分警醒,因為污士奇是個清醒的人,時常糊涂的我很容易被她的話“敲”醒。她讓我明白要保持個體獨立性,我是一個媽媽,但我更是我自己,我有自己的書要讀,自己的朋友要見,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可能也早就同初見時那么陌生了。
污士奇:其實我覺得剛好相反,女性與女性擁有真友誼的概率,比女性與男性擁有真友誼的概率要大得多。不論是我自己,還是身邊的女性朋友,我們的同性朋友都遠多于異性朋友。而且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女性更容易與女性結成親密的、接近靈魂伴侶的友情,因為我們擁有幾乎一樣的生理特征,遭遇著幾乎一樣的社會境遇,面臨著幾乎一樣的人生難題……女性天然更能共情女性。至于“塑料姐妹花”“雌競”的情形,本來這樣的相處模式也多是利益主導,并不能代表女性的真友誼。男性關系中,以利益為主導的“雄競”模式也比比皆是啊,互相挖坑的酒肉朋友不要太多!
“向前走,先做完再做好”
澎湃新聞:對于讀者對這本書的反饋,會有什么期待或者想象嗎?
仙人球愛水:最初覺得讀者可能會被這種平平淡淡但是又互相支持的友情所打動吧,后來有了一點小小的野心。
因為我們倆本身也是女性,雖然不能代表女性,但至少本身就是女性成長的兩個不同樣本吧,看過我們的書就會知道,不管在大城市還是小縣城,普通人的生活就是這樣的,也沒有功成名就的春風得意,也沒有天塌地陷的痛苦不堪。
我就挺希望這本書可以替女性讀者分擔一些成長焦慮,因為之前的我真的特別容易焦慮,就是在和污士奇相互通信的過程中,獲得了很多力量,能夠去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
我甚至想象過一個具體的情景,一天的忙碌結束后,窩在沙發(fā)里,隨手翻開讀幾頁,在共有的時代回憶和相近的個體感受里,獲得一份歸屬感,在心里輕嘆一聲,“哈,原來大家都這樣啊”,然后溫和地接納不完美的每一天。
污士奇:在這份通信出版之前,我是很忐忑的,會擔心讀者對它苛刻,因為它實在只是一份生活的記錄,一份友情的樣本。
但出版之后,很多認識的、或不認識的朋友的感受,讓我很振奮,比如一位女性朋友說:“有這樣一段記錄、這樣一個朋友、這樣一本書,真的好讓人羨慕……時不時就有很多字句,會那么切身地打動我。”
我沒有想到大家對于這份通信會有這么多的共鳴。甚至這份通信,有很多男性朋友也喜歡:“書里讓人平靜的力量不斷溢出。這本書就像一汪不深的清泉,讓人想要在其中游泳,且不會覺得危險。兩位女性的感受和見解不斷變化,對我也有浸潤時光之感,會讓人變得開闊而不再那么痛苦和焦慮。她們的困惑也是我的困惑,是生而為人在此世間的普遍困惑,而信這一文體發(fā)揮了自身的獨特價值,它更好地承載了這些思緒和陪伴。”我們的這份《通信》有這樣的力量,是我沒有想到的。
澎湃新聞:生活充滿了變化?,F(xiàn)在的你會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
仙人球愛水:我現(xiàn)在對所有事情的態(tài)度都是“向前走,先做完再做好”,理想的生活就是低耗、踏實、向陽,所以現(xiàn)在的我就是一個社交活動特別少,要么宅在家,要么去戶外溜達的人。
污士奇:現(xiàn)在的我還是跟從前一樣,很幸運地找到了一份喜歡的工作,工作之余和周末也有些閑暇,可以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畫畫、看電影、去公園跑步等。最近常聽到的、印象比較深的一個詞,是主體性。我想一個人要保有自己的主體性并不容易,但只要能努力保有一點點,就能更有信心去面對未來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