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高清在线观看,四虎在线观看免费永久,欧美日韩高清不卡免费观看,草草福利视频,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當(dāng)代人》2025年第7期|儲勁松:微物風(fēng)雅
來源:《當(dāng)代人》2025年第7期 | 儲勁松  2025年07月30日08:09

鹽菜記

晚菘之好,首在顏色,次在姿容,又次在菜心。

其色如詞牌“青玉案”,其姿如曲牌“好姐姐”,姿色人所共知,無須山人多言。菜心之妙,卻少有人懂得。幼年,媽媽嬸嬸大姨小姑入冬腌鹽菜,先摘菜心擱置一旁,視為珍物,以白玉似的小瓷壇儲藏,加生姜、蒜子、紅辣椒、粗鹽腌制,滋味細(xì)嫩清香又綿里藏針,顏色青碧如生,非尊長和嬌客不得食也。

那圓肚小口的小巧瓷器,我家先前就有一對,是母親的陪嫁之物,一左一右分別清供在紅漆舊式老辦公桌上,瑩潔溫潤,陽光照上去更顯柔和靜氣。當(dāng)年,入夜之后,父親伏在辦公桌上以魏碑體記生產(chǎn)隊的賬目,或者站在桌前像古賢人一樣吹竹笛,扎著一對羊尾雀的媽媽伴在一旁納鞋底,躺在清代雕花大床上假寐的我,看著二十七八的他們,也如一對好看的瓷器。

察人先看眼,買珠先望櫝,此中道理甚淺顯且屢試不爽。瓷器里的菜心,猶花之初蕊,如石之符采。世間人但知花好月圓之美,美玉精金之好,不知人在世上,最可貴的其實是生意。生意,生生之意,生之意趣以及意思。白菜之心生意興隆,意思勃勃,意趣天然。

吾鄉(xiāng)在古荊楚之地,白菜以菜心為貴。菜心難得,鹽菜易辦。

白菜家族中有一種箭桿菜,長腰高腳,菜桿如箭身,樣貌孔武似柴禾,多纖維,清炒或者煮食,吃起來筋筋絆絆,口感和滋味遠(yuǎn)不如肥矮的上海青,卻適宜于制作鹽菜。經(jīng)霜之后,鄉(xiāng)人以鐮刀將其刈割,擺在河畔晾曬,待其曬至半蔫,再洗凈挑回家,齊齊碼在蒲籃里。先取其葉,切成碎末,如腌菜心之法,反復(fù)揉搓令其受鹽均勻,然后腌到壇甕里。菜桿不切,整個納入甕中,覆以卵石,防止其漂浮腐爛。

一周之后,菜葉先熟,挖幾鍋鏟出來,入鍋隨意翻炒數(shù)下,拌一點豬油,清香可致遠(yuǎn),色澤如翡翠,貧寒人家也頓時有了清高之氣。用來炒飯,煮豆腐,燉半肥半瘦的肉,加辣椒粉清蒸,也都是上佳尤物。菜桿腌好要待月余之后,從壇罐甕缸里掏出來,黃亮柔順,切段炒好,食之脆生生、香噴噴不思魚肉。

農(nóng)事多粗夯苦累,制作鹽菜則不然。幾個婦女站在闊大的蒲籃邊,左手捏緊一捆箭桿菜,右手中的菜刀唰唰唰唰,起落從容緊湊,場面風(fēng)雅好看,生意無窮,聲音也如春雨初落屋瓦上,令人心安。少年時讀《詩三百》,初次見到《谷風(fēng)》,詩里說“我有旨蓄,亦以御冬”,第一個聯(lián)想到的就是鹽菜葉和鹽菜桿,以及制作鹽菜時的勞動場面。

風(fēng)雅本初就不是秀士的專利,原是田間小唱,地頭和歌,西周時代的輶軒之使,乘輕車自王廷來到民間,掇采漁樵風(fēng)言隱士雅語,以觀王化治道。鹽菜微物,風(fēng)雅存焉。 

豆腐乳記

蒙稚之年,家中一日三餐蘿卜白菜清湯寡水,雖然過得很是清苦,我卻十分反對豆腐乳,反對豆豉,反對腌蘿卜干。

豆腐乳堆垛在碗中,沾著辣椒醬或者裹著辣椒粉,在幼童看來,形貌可疑,氣味可疑,味道更可疑。尤其是放個三五日,經(jīng)過筷子幾次三番地東挑西劃,糊塌塌的,越發(fā)難看。后來上中學(xué),學(xué)到一個成語,叫嗜痂之癖,腦子里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豆腐乳。

水煮豆豉的味道也濃烈得很,像縣城夏日陰溝里的潲水,令我掩鼻不及,食之胃中更是江海翻騰。放一些碧綠的蔥花在上面,面子上倒是要好看一些,但我只是不吃,寧愿吃寡飯。

腌蘿卜干以醬油調(diào)制,看上去像好吃得要命的醬豬耳朵,可惜搛進嘴里仍然只是蘿卜。那些年蘿卜吃怕了,呼氣和打呃都是蘿卜的酸味,腌制蘿卜酸氣更甚。古人罵飽讀四書五經(jīng)而不知變通的學(xué)者為腐儒,嘲笑又窮困又迂闊的文人窮酸,我以為又窮又酸又腐又迂,無如切片曬干再腌漬的蘿卜干。

世上的事滄海桑田,人的喜惡也常有反復(fù)。

終于有一天,發(fā)現(xiàn)豆腐乳、豆豉和蘿卜干有美好滋味,以至食之千百次也不厭倦。反倒是幼兒時滴著口水向往的大葷大腥,經(jīng)常令腸胃不適。大致上,人的年紀(jì)越大口味越重,也越來越懂得食和色的妙處。

豆腐乳有青方、紅方、白方之說,制作方法不同,顏色和味道也自是有別。吾鄉(xiāng)岳西的豆腐乳屬于白方,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豆腐的本初面貌。如今看來,白方佐以辣椒粉或辣椒醬,一白一紅,如越女施朱,滋味醇厚老到,有陳醪之香。夾半塊放在碗頭上,以筷子頭挑食之,無須他菜,可以扒一海碗飯。紹興等地的紅方,安慶等地的青方,味道各有千秋,也各臻其妙,但每每遇見,被當(dāng)?shù)厝艘笄趧裾f不過,捏著筷子停在菜碟頭上,還是會躊躇久之。他鄉(xiāng)豆腐乳色澤過濃過艷,入不得山人眼也。

母親年年入冬都要做豆腐乳,做的時候口中念念有詞。她腌白菜葉、腌鴨蛋、做蠶豆醬,甚至點瓜種豆,嘴里每每嘰嘰噥噥,像施咒,又像在虔誠禱告,祭灶、腌鴨蛋時甚至是跪在鍋臺和壇子前面的。她說,諸事都有大神小仙分管,一概不能得罪。 

玉榴記

初秋的那些天中午,每餐都有早玉榴棒子可啃。父母在菜園子種了三大塊,色澤有黃有白,品種有老有新,時間有早有遲。掰一籮筐回來,撕去苞衣,捋下胡須,清香透入腠理。鍋中蒸煮片刻,甜香軟糯,玉色可敬,人人扛一根,坐門檻而大嚼,姿態(tài)頗像獾,歡悅亦如之。當(dāng)然,連苞衣塞進灶洞里燒烤,半熟時再撕開就火炸到焦黃,啃起來更得野趣和風(fēng)味,只是不免麻煩些,要有閑空以及閑情。

剩下的那些老品種的養(yǎng)到半老,剝下來煮后曬干,藏于壇罐,待冬來殺了年豬,與豬頭殼或者大骨頭同燉。米黃湯白,鮮爽香醇,可滿足口腹之歡,也可待客打尖。母親在晾曬時臉色端詳舒展,鄰婦過訪,見而生羨。倉廩實,至少心里安。只是,故園木瓜沖里的數(shù)百戶人家,早已沒有幾人興田種地了,我的父母是土地最后的守望者。

鄉(xiāng)人普遍認(rèn)為,種田是極傻冒的事情,打一天零工都可以買一百斤大米。我的父母也日漸老邁,這兩年終于也放棄了水稻、玉榴、高粱和紅薯,只種些瓜果蔬菜,以及當(dāng)零食吃的早玉榴。

想起從前那些年,故園的盛夏莊稼如海。播種、鋤草、灌溉、上肥、采收、脫粒,那時我參與了玉榴生產(chǎn)的全部過程。記憶最深的,是毒日下給玉榴澆水,玉榴的劍狀葉片把胳膊劃出一道道血痕,汗水里的鹽漫進傷口,火辣辣地痛。不過,閑暇時站在高崗上遠(yuǎn)望玉榴地倒是賞心悅目。玉榴結(jié)成的方陣如沙場十萬兵馬,風(fēng)吹過,葉片沙沙作響,在一個做著詩人夢的少年眼里,那是懷珠孕玉的玉榴關(guān)于生育的私房話語。

嚓嚓,嚓嚓嚓,是玉榴籽落地的聲音,如環(huán)佩相擊。祖父還健在的時候,家里種著大片的玉榴,秋天收回家,堆成一座小山。風(fēng)干之后,至少有半個月的夜晚,一家老小圍玉山而坐,操釘耙、火鉗、羊角叉剝玉榴。有時候都不說話,只聞玉音如仙樂,清亮悅耳。至今仍然記得,祖父剝玉榴的樣子,坐在高凳上,神態(tài)嚴(yán)肅,手如飛梭,忙而不亂,腳下玉泄珠流,甚是英武。

玉榴就是玉米。玉一樣的米,多好聽又貼切的名字,像舊時淑女的芳名。它還有很多別名,我只喜歡兩個,一個是玉米,一個是玉榴。鄉(xiāng)人稱玉米為玉榴,有蒼茫別致的古意。吾鄉(xiāng)古屬吳頭楚尾,方言至今存古音。

近些年亂翻書,也讀農(nóng)事書。有一天在《廣群芳譜》上撿到一句話:“玉蜀……六七月開花成穗,如麥狀,苗心別出一苞,如棕魚形,苞上出須,如紅絨垂垂,久則苞拆子出,顆顆攢簇,籽粒如芡實,大而瑩白?;ㄩ_于頂,實結(jié)于節(jié)?!惫湃藸钗铮詢膳?,極簡賅精到,極可佩服。

蘘荷記

蘘荷初上市,價貴得令人咋舌。無論是城里的星級飯店,還是鄉(xiāng)下的土菜館,都把它當(dāng)作一盤正經(jīng)上等菜,寫在菜譜的首頁隆重推薦。做法也都是切片或切絲,用青椒武火爆炒,放點油鹽,用盤子盛了端上來,大紅配大綠,艷而不俗,更兼姜香濃郁撲鼻,食客一見,立馬胃口大開。

蘘荷這個名字風(fēng)雅而清古。想象中,叫蘘荷的女子,一定是云鬢花顏,杏眼月眉,撐一把印花油紙傘,著一襲綠羅裙,在水邊裊裊婷婷迤邐走過。

現(xiàn)實中的蘘荷,卻是一身樸拙厚道的鄉(xiāng)土氣,生在土里,長在土里,土里發(fā)芽,土里開花,長在地面上的葉子形狀有點像美人蕉,但安靜持重過之。蘘荷的別名之一,就叫“土里開花”。這種植物也真是奇妙得很,花不開在莖葉上,而是開在橢圓形絳紅色的根莖上,花的形狀也正如它的別名,如同蓮花朵朵,花色淡黃或白。

我認(rèn)識蘘荷很早了,幾乎與我的年齡一樣長。但我從前一直不知道它叫蘘荷,鄉(xiāng)人一直叫它洋火姜。姜好理解,原本它就是姜科姜屬,且有明顯的姜味?;甬?dāng)是指莖的顏色。說它洋,我就有點弄不明白了,因為它并非引自它國,并不洋,《周禮》《史記》《后漢書》以及一些古代的志書如《廣西志》《黔志》,早就有關(guān)于蘘荷的記載。后來才知道,稱它為洋火姜,是因為其初生的花芽形如洋火頭(火柴頭)之故。

蘘荷很好養(yǎng)的,喜肥、喜濕,所以我們鄉(xiāng)下一般把它種在樹陰下土壤肥沃且濕潤之地。栽下去也不用怎么去管它,間或鋤鋤草而已。到了盛夏,只用提了籃子,帶上挖土的鐵勺子,往枝葉底下掏挖,就必然有豐碩的收獲。我兒時與母親一起去地里掰過很多回。對,是掰,從根莖上“啪”地一聲脆生生地掰下來。回家用山泉水洗了,切成片或絲,再用水漂一次,完全清除掉泥巴,加上青辣椒一炒,就是一盤時鮮好菜。不僅味道香,入口軟,而且有活血通經(jīng)、鎮(zhèn)咳祛痰、消腫解毒的藥用。

蘘荷入菜譜,不過是最近幾年的事。即使在鄉(xiāng)下,蘘荷早先也一直算不得正經(jīng)菜肴,來了客人,是不能作為一道大菜端上席面的,可能是因其出身微賤之故吧。但是在像娶媳婦嫁女、孩子抓周、學(xué)子高中、老人仙逝一類的盛大宴席上,它卻又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風(fēng)景。這個時候,它是以腌制小菜的形式出現(xiàn)的。

鄉(xiāng)下的巧婦把蘘荷與韭菜、紅辣椒一起腌到菜壇子里。用到蘘荷的時候,把它鱗片覆瓦狀排列的圓莖一片片地撕下來,在小菜碟子的四周碼成蓮花式樣,再把腌紅辣椒切成花瓣狀緊挨著蘘荷也圍成一朵蓮花,最后在碟子中間放上腌韭菜,灑點麻油,一道有色有香有味的精制小菜就制成了。端上桌,正是酒事尾聲,賓客以蘘荷佐飯,往往能多干掉一老海碗米飯。

青梅記

與諸友小飲,微醺即罷。歸來囫圇一覺到天亮,晨起身如輕紗。坐在山窗下,面對兩樹老梅煮新茶,重溫《史記》七八頁。讀后飲罷,氣健神旺,胸中古今流轉(zhuǎn)煙云斂散,頭上墨氣團團屈曲盤桓。但覺周身文氣郁郁,夢寐以求的好文章就似枝上青梅,正在靜靜生發(fā),悄悄膨大。我要做的,只是垂衣拱手,耐心等待。

前幾日閑看宋人書,見唐庚說,六經(jīng)以后有司馬遷,六經(jīng)不可學(xué),故而寫文章應(yīng)當(dāng)以司馬遷為師。深以為然。這些年寫文章,每遇辭窮意荒,或枯澀阻滯,常常溫習(xí)太史公書,從中悟筆法,悟墨法,悟章法,悟文章之道。這些年寫文章,也常以院中老梅為師。以為梅姿梅態(tài)、梅神梅骨、梅枝梅干、梅花梅葉、梅果梅根,或清貞爾雅,或蕭散飄逸,或體瘦氣腴,或疏影橫斜,或刪繁就簡,皆與文章之道暗合。又以為,無論是曹丕說的文以氣為主,還是杜牧說的文以意為主,老梅兼得之。

其時,山窗之外麗日初升,綠鋪翠衍,春色已然九分半。老梅新枝,叢叢嫩葉蓬蓬,青梅已如貓眼大,躲在樹底下,學(xué)野貓于角落歪著腦袋窺人。只惜數(shù)量太少。

想起去年親手釀制的青梅酒,齒牙之間一時津津然。

五月中旬,梅子將熟未熟時,顏如青玉,態(tài)如好女,我摘下數(shù)十顆,去蒂,洗凈,晾干,放入玻璃罐中,一層青梅加一層冰糖,然后灌進鄉(xiāng)間友人饋贈的五斤紅殼糯土燒。那是我第一次嘗試用梅子泡酒,很成功。年底,陰歷十一月初九,是母親七十三歲壽辰,遠(yuǎn)近的親戚們都來家中祝壽。席間,我卞和獻玉似地,將梅子酒小心翼翼捧上桌,請他們嘗一嘗。親戚們起初不以為然,既不說可,也不說不可,大概是嫌酒的檔次不夠高級。我殷勤勸他們先嘗一小杯,并強調(diào)是家中梅樹上結(jié)的青梅,系我親手泡制,又再三聲明,若酒質(zhì)不佳就換。親戚們終于端起酒杯嘗了一口。孰料這一嘗就欲罷不能。但見酒色澄黃鮮亮,酒氣梅香馥郁,酒味也極佳妙,溫和順滑,綿軟老厚。于是一嘗再嘗。

我釀青梅酒,為母親大人祝壽,親戚喝了喜笑顏開,老母見親戚喜笑顏開也喜笑顏開,老父見老母喜笑顏開也喜笑顏開,我見老父老母喜笑顏開也喜笑顏開,皆大歡喜?!对娙佟氛f:“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又說,“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此之謂也。

日日盼著梅花開,梅葉生,梅子青,一壇純正的高度紅殼糯土燒也早已預(yù)備好。豈料天不爭氣。今年開春,山中凍雨成災(zāi),無數(shù)松竹不堪頭頂上的千斤重負(fù),或斷或倒。夜里睡在床上,往往聽見竹子攔腰炸裂的聲音,砰砰啪啪,響聲之生脆足以驚人夢魂。爆竹爆竹,家在竹海中,數(shù)十年來還是第一遭聽見實打?qū)嵉谋衤?。其時院中梅花才開一兩日,生生被厚如手掌的凍雨冰封半月之久,待到天氣回陽凍雨消融,花期已誤,半開的梅瓣多已焦枯。母親當(dāng)時就斷言,今年梅花不結(jié)子了。

莊稼有豐年有歉年,果木也有大年小年。昨年梅子豐收,兩樹老梅結(jié)子百余顆,那棵平常年份結(jié)果數(shù)百只的磨盤柿,卻只結(jié)了兩個柿子。今年則顛倒過來,柿子花開如同滿天蝴蝶結(jié),玲瓏小柿綴滿枝椏,梅子寥寥,搜尋多遍仍然只看見七八顆,比手指頭還少。今年的青梅酒注定釀不成了。

【儲勁松,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雪夜閑書》《草木樸素》《黑夜筆記》《紙上湖山》等?!?/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