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之星 | 董書明:白云青鳥(組詩)(2025年第25期)
“本周之星”是中國作家網(wǎng)原創(chuàng)頻道的重點欄目,每天經(jīng)由一審和二審從海量的原創(chuàng)作者來稿中選取每日8篇“重點推薦”作品,每周再從中選取“一周精選”作品,最后結(jié)合“一周精選”和每位編輯老師的個人推薦從中選出一位“本周之星”,并配發(fā)推薦語和朗誦,在中國作家網(wǎng)網(wǎng)站和微信公眾號共同推介?!氨局苤恰钡脑u選以作品質(zhì)量為主,同時參考本作者在網(wǎng)站發(fā)表作品的數(shù)量與質(zhì)量,涵蓋小說、詩歌、散文等體裁,是對一個寫作者總體水平的考量。
——欄目主持:鄧潔舲
本周之星:董書明
董書明,筆名左拾遺,66年生人,現(xiàn)居江西九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中鐵職工文學會副會長,《長江周刊》詩歌特邀編輯;有詩歌在《詩刊》《星星》《創(chuàng)作評譚》《中國鐵路文藝》《詩選刊》《詩潮》《詩林》等刊物發(fā)表;獲“方苞文學獎”和《詩歌周刊》2021“年度詩人”稱號,著有詩集《獨愛》等四部。
作品欣賞:
白云青鳥(組詩)
白云青鳥
枯水期即將過去。七家山水庫備好漢鏡
妝臺,青鳥梳洗腰身
從翅膀伸出手語
長亭、短亭。距離產(chǎn)生的美
有時,遠至模糊
好山水都給了白云巖
此后經(jīng)年
一個人常去白云巖禪寺
——守著青鳥的巢穴
一只聽風的蠶
所有的蠶都是偏食的
吃下桑葉,匆匆打下絲綢的腹稿
一只聽風的蠶
類似短語或子目錄
一列困在時間里的綠皮小火車
在天地間蠕動
倒淌河
一滴水的西征
流動的腰身百折不撓
另辟蹊徑的倒淌河
從日月山的高原草甸抽出線頭
抽出澄澈的水聲
雨點激活流量卡,存儲青海湖
空 山
來的不是時候
一路上都沒有好果子
溪水忙于出山
明月和溪流走了一條相反的路
積水潭罩住閑云
鳥聲,落花
滿天星辰。像簡寂觀吃剩的安眠藥
游瑯琊山
瑯琊山
瑯琊寺
如影隨形
裸露的巖石放下海拔
山道嘴里閉口不言
爭高論低的句子
路邊的醉翁亭
一滴酒的回味
穿越千年
瑯琊溪走走停停
潭水坐等游人
深不見底
本期點評:
以“奇”為詩
——評董書明組詩
董書明的組詩是完成度很高的詩。讀罷,留下兩個印象:反常規(guī)的詩路,以“奇”為詩。
《聽風的蠶》放在開頭,想必是詩人最中意的。的確,這首詩和其他的幾首不一樣,用詞濃縮,詩意盎然。表面來看,這首詩的句子很精道,每個句子都精心選詞。但是,詩的主題是什么?這首詩的主題,是要寫蠶悠然自得,還是以蠶比擬寫詩的艱難過程?全詩的主題非常模糊,寫的不徹底、不夠透。主題若是“寫詩的慢過程”,這首詩就變成這樣的:“所有的蠶,都是字的偏食/吃下去的靈感,像桑葉為絲綢打下的腹稿/一只寫作的蠶/類似短語或子目錄。一列困在時間里的綠皮小火車/在天地蠕動?!边@里,首先刪除了“匆匆”,因為這個詞是寫“快”的,所以這個和最后一句的“蠕動”明顯相悖。另外,把“聽風的蠶”改成“聽書的蠶”或者“寫作的蠶”,這樣全詩的主題就是“寫詩的過程”了,蠶吃桑葉最后吐絲,“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這樣的話,詩歌的本體和喻體就連上了。
《空山》這首詩寫的很憤懣,這首詩是主抓情緒的,“不滿”的情緒很飽滿,全詩主題非常突出。開頭便是暗示:“來的不是時候。一路上,我們都沒有好果子吃?!焙竺娴摹跋τ诔錾剑髟潞拖髯吡艘粭l相反的路”繼而在強化這種情緒,至此《空山》的主題出來了:尋“空”而不得,相反到處是忙碌。最后一句收的好,星辰像“簡寂觀吃剩下的安眠藥”,情緒是喪的、頹廢的,灰色的,調(diào)子很明顯。
和這兩首相比,其余幾首,多以口語入詩入題,整體稍平?!栋自魄帏B》中“有時,遠得要死”,《游瑯琊山》中的副標題“進度條顯示非常緩慢”,兩處都都是口語,可斟酌修改,因為沒有詩歌獨屬的新意、奇意?!缎袢丈愤@首詩歌還不錯,全詩整體寫自然的景色,寫的較為壯麗。詩人嘗試將“風景”和“數(shù)據(jù)化”進行一種新的結(jié)合,所以筆下有了“太陽視運動的原點”和“漢武閣留下關(guān)鍵幀”。全詩第一句“幕旗山是蓮花湖設(shè)置的最后屏障。祖國的地平線/從白蕩閘重新上岸”,“祖國的地平線”可以改成“衛(wèi)星云圖下的地平線”,這樣就更貼合整體的風格。總的來看,董書明以“奇”為詩,這條路徑故人也嘗試過,不妨多看看李賀的詩,也許會對發(fā)展這種風格有所助益。
(李嘯洋,青年詩人,電影研究者)
了解董書明更多作品,請關(guān)注其個人空間:董書明的作品集
往期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