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高清在线观看,四虎在线观看免费永久,欧美日韩高清不卡免费观看,草草福利视频,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扎根筆記|李約熱:重新編織
來源:《作家通訊》2025年第5期 | 李約熱  2025年07月11日08:03

【欄目語】

2024年,《作家通訊》全新改版,推出新欄目“扎根筆記”,邀請在基層一線工作、駐點、深入生活的作家、文學(xué)工作者分享他們對于廣袤大地和人民生活的觀察與體悟,展現(xiàn)新時代作家和文學(xué)工作者“向人民學(xué)習(xí)”的精神風(fēng)貌。

重新編織

■李約熱

在我剛剛完成的一篇小說里,主人公“我”有這樣的敘述:

我來五合村工作已有3個月,這3個月,我的任務(wù)是“遍訪”。所謂的“遍訪”就是一家一戶去串門,看看老百姓生活過得怎么樣,有沒有人生病,生病了有沒有得到政策規(guī)定的救濟;有沒有人還住在危房里;有孩子的人家,孩子是不是都上學(xué)了或者上學(xué)了又輟學(xué)了。說老實話,開始的時候,我本著完成“任務(wù)”的心態(tài)進入鄉(xiāng)間,隨著“遍訪”的展開,我越來越感到不輕松。雖然每一項任務(wù)我都能完成,隨著時間的推移,跟我剛到這里的時候相比,這個村莊在我眼里慢慢變得立體、濕潤、端莊,我感覺到如果不細細打量,細細地觸摸,也許就會錯過什么;同時我也感覺到,村莊的模樣不單單是地貌、房屋、道路、田壟。村莊的模樣更多的時候是那些男人女人、大人小孩的模樣……

這是我寫的第十篇以駐村為內(nèi)容的小說。我2018年3月駐村,2020年4月回城,從駐村算起,至今已過去7年。7年,時間可不算短,可以這么說,7年來我的“視線”一直都沒離開過那里。遇到熟悉的朋友,他們問我“最近寫什么?”我都是這樣回答:“還是村里的那些事兒?!?/p>

“值得寫的有那么多嗎?”

“有的,我靠這個‘續(xù)命’。”

這樣的回答真的不是在調(diào)侃、打趣——如果不寫 “那里”,我還能寫 “哪里”?

兩年的鄉(xiāng)間生活,以及離開鄉(xiāng)間后持續(xù)的鄉(xiāng)土題材寫作經(jīng)歷,讓我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變化。借助我剛剛完成的這篇小說的結(jié)尾,來描述這樣的“變化”:

站在“將軍嶺”的最頂峰,一眼望去,無數(shù)的墳塋泊在草叢里;近百頭水牛在嶺上吃草。走近牛群,青草被啃食的聲音此起彼伏。風(fēng)吹過來,掠過八角林,掠過密密麻麻的青草,掠過無數(shù)的墳塋,掠過高高低低的石頭、土塊,掠過近百頭吃草的水牛之后,在我腦中被賦予新的內(nèi)涵——風(fēng)兒被重新編織——被八角樹重新編織,被密密麻麻的青草重新編織,被無數(shù)的墳塋重新編織,被高高低低的石頭、土塊重新編織,被近百頭吃草的水牛重新編織,最終吹向眼前那可愛的八度屯。

在我看來,最大的變化,是對“重新編織”的能力的渴望。我到鄉(xiāng)間工作不久,有一個晚上,我獨自在漆黑的鄉(xiāng)間道路上行走,突然冒出一個念頭,想收集鄉(xiāng)間夜晚的聲音。我打開手機錄音功能,一面走一面錄,足足錄了20分鐘。后來回到宿舍,我聽這些聲音——青蛙、蟋蟀、野鳥的聲音和著我的腳步聲,就這么響著,足足20分鐘。當(dāng)時我覺得這是這個世界最真實的聲音,我被自己錄下來的聲音給震到了,我想,今后我的文字必須要有這樣的質(zhì)感。還有一個變化就是,作為一名寫作者在經(jīng)歷“細細地打量,細細地觸摸”之后,情感會不知不覺地澆注在鄉(xiāng)間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之中,對我來說,這是潤物細無聲般的變化。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又翻出我的“遍訪日記”。我想摘錄一些,然后再對照經(jīng)過“重新編織”之后,這些記錄怎么樣從素材變成小說。

2018年5月7日

五山鄉(xiāng)開例會,(鄉(xiāng)長)趙精志主持。大新縣“周報量化評分辦法”開始實行。全鄉(xiāng)還有13名學(xué)生輟學(xué),其中3名是貧困戶(家的孩子)。許達夫書記就近期工作作出部署。會議通報“三保障”情況:

1.危房改造,全鄉(xiāng)21戶。三合村任務(wù)最重,本周開工一戶。

2.城鄉(xiāng)醫(yī)療保險,所有建檔立卡農(nóng)戶必須百分之百參保,5月10日前完成。

3.控輟保學(xué),12名學(xué)生沒有入校,五山兩名患??;賓山一個女生在縣城打工,有男朋友了,縣里下決心“就是有身孕都要動員回來”;天水有三個,文山有一個,文應(yīng)有一個,連山有一個,都在外面打工。5月10日前貧困戶學(xué)生全部返校,15日前所有輟學(xué)學(xué)生都要返校。

各組匯報工作情況。黃勇芳匯報三合村的情況。五戶危房改造只有一戶動工,四戶需要工程隊施工,沒有勞力。

鄉(xiāng)里的會開得長,開到一半我去屯里,跟村委商量區(qū)文聯(lián)5·23志愿者來三合村輔導(dǎo)節(jié)目的事。

下午3點多到林森業(yè)主席辦公室,跟鄉(xiāng)長、農(nóng)老板談危房改造的事。今年大新縣“摘帽”,縣里加大補貼力度,以前兩萬,現(xiàn)在補到五萬。五戶貧困戶家中只有老人、病人留守,沒有能力,鄉(xiāng)里想請施工隊墊錢建房。

岜度屯覃立海隊長來辦公室說屯里想在池塘建圍墻,請予資金支持。

4點多去布馬屯趙榮花家(危房改造戶),她1940年出生。已打好地樁,今日可動工。下大雨,去羅屯看燈光球場場地平整情況,回來已有6點多。岜度覃立海隊長邀去他家,我去阿柏小餐館買一只燒鴨一些豬頭肉跟幾位隊員一起去他家,跟屯里三位隊長小聚,聊屯里的事。屯里最大的問題是衛(wèi)生太差,養(yǎng)殖戶多,屯里彌漫牛糞、豬糞味。因當(dāng)初建檔立卡時誰家是貧困戶誰家不是貧困戶(大家感覺每家的情況都差不多),屯里有些群眾有意見,以至于把情緒發(fā)泄到對村里的工作不滿上。這個屯也發(fā)生過奇怪的事情,一戶人家2016年某天晚餐時聽到敲門聲,開門一看是一條眼鏡蛇,戶主抓蛇拿去賣,其十幾歲的兒子幾天后失蹤,全屯人去找都找不到,至今下落不明……

這是我到鄉(xiāng)間工作一個多月的一則日記。加上沒有記進日記的滿屯跑來跑去的狗和我被屯里的狗咬了一口的事情,后來變成小說《八度屯》(載《江南》2021年第1期)的開頭:

一個人進村,確實不方便,語言不通,狗又多。

……

第一次跟漢井主任去八度屯,屯里濃烈的牛屎味讓人避之不及。也是那一次,在屯里,不知誰家在釀酒,空氣中酒香彌漫。李作家想,一個地方,只要還有酒香彌漫,事情就不會太糟糕;一個地方,只要還有牛群走動豬崽嚎叫,就是沒有酒香,事情也不會太糟糕;甚至,一個地方,就是沒有酒香也沒有四處走動的牲口,事情也不是不可救藥。

而在小說《喜悅》(《人民文學(xué)》2020年第10期)里,有這樣一段敘述:

趙福全回來了。他左手提著塑料桶,很吃力的樣子,很顯然,他右手還使不上勁。看見李作家,他也不打招呼,黑著臉走去拜“社王”。在八度,李作家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人,開始的時候李作家還覺得很納悶,不是說鄉(xiāng)下人都熱情好客嗎,怎么經(jīng)常遇到這些黑著臉埋頭走路的人?他們也不是對李作家有什么意見,是因為家事沉重,消耗了他們的熱情。趙福全比去年精神多了,去年李作家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躺在自己家的床上,罵省城的那個老板。他去他的木材廠打工,右手被機器夾成粉碎性骨折,影響到胸部,吃不下飯,體重減了十五斤,人變得很黑很瘦。這是他家最黑暗的時候,所謂的禍不單行砸在他頭上了——他老婆趙麗花前幾年在省城遭遇車禍,腰椎骨折,車主駕車逃逸,事發(fā)路段沒有監(jiān)控,逃逸車輛最終沒有找到,影響到事故的認定和賠償,福全打工幾年剩下的錢全拿了出來給老婆治病。老婆腰椎治好后留下后遺癥,由于車禍影響到膀胱,每月總有七八天小便失禁,必須定期到省城的醫(yī)院拿藥、做理療。兩個人為了求醫(yī)跑來跑去很不方便,干脆就在省城醫(yī)院附近的城中村租了間小房子。老婆小便不失禁、不去理療的那些日子,就到附近街道的電子廠做零活,每月一千五百元;趙福全則去附近的木材廠打工。趙福全受傷后,老板只付了一萬多的醫(yī)療費,就不再理睬他。因為沒有勞動合同,沒有辦法只能打官司。對趙福全這樣一個幾個月就換地方打工的人,哪里有什么耐心去打官司?

上面的敘述則源自我2018年7月23日的日記:

7月23日

9點鄉(xiāng)里開例會,開到11點多。之后去岜度屯黃瑞青家。他家三口人都在南寧打工。黃瑞青在木材廠,妻子在快餐店洗碗,兒子在牛雜餐館當(dāng)廚師。這次回來是因為弟媳趙秀芹19日晚上9點在南寧出車禍去世帶回村里安葬。趙秀芹跟兒子住,兒子在南寧開服裝廠,請8個工人,她負責(zé)做飯,當(dāng)晚她去超市買菜遇車禍,家里人當(dāng)時并不知道,以為是走失了,兩天后報警,在太平間見到她……太慘了,她有兩個兒子,才剛剛享福,她丈夫也在南寧幫兒子干活。黃瑞青家缺扶貧卡,要補。到趙富全家,全家5口人,他和妻子李雪愛在南寧打零工,大兒子趙存幸在大新希望中學(xué)讀初二。趙福全妻子李雪愛2016年7月15日車禍腰椎骨折,現(xiàn)在還在治療(大小便失禁),每個月要到區(qū)民族醫(yī)院治療。趙福全6月19日在夾心板廠干活,衣服被卷進機器,手臂被夾,中段骨折,胸部受到擠壓,住院21天,花費38181元,因為原發(fā)票丟失,不能報銷,老板也不賠償,說要打官司。媽媽80歲。

這樣的日記還有好多篇,以致后來我在文章里也寫道:“感到一點都不輕松?!弊屛腋械叫耐吹?,還有一起參加脫貧工作的人去世。在我給《青年文學(xué)》“心連心”欄目所寫的隨筆《封面人物》里,寫到這樣一位朋友:

鄉(xiāng)衛(wèi)生院院長漢南,國字臉、深眼眶、高鼻梁、薄嘴唇,每次見我都笑容滿面。我第一次見他是報到的第一天,鄉(xiāng)里安排我到鄉(xiāng)衛(wèi)生院職工宿舍暫住,他來給我送鑰匙。房間在五樓,職工宿舍竣工后這里從沒住過人,算是一間“新房”??粗鴿M是灰塵的房間,他有點不好意思,首先去扭水龍頭,黑黃的水沖刷著滿是灰塵的鋁盆,刷刷作響。他說,這個房間算是開張了,水龍頭你要反復(fù)多開幾次,水才能變清,你平時水桶要裝滿水,五樓水壓低,晚上跟早上用水的人多,水就到不了這里。他一邊幫我收拾房間一邊提問,哪里的?會不會不習(xí)慣鄉(xiāng)村生活?扶貧很辛苦哦,主要是檢查多。院長漢南,他始終笑著,像是接待他的一位輕癥病人。這就跟他對上號了。

后來我了解,這個衛(wèi)生院大概是整個廣西最冷清的衛(wèi)生院之一……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我跟漢南交往密集起來。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平時吃飯聊天,我從來沒聽到漢南跟人抱怨,他表現(xiàn)出一個男人應(yīng)有的樣貌:踏實、隱忍。我對他印象極好,在縣鄉(xiāng)村干部和鄉(xiāng)親們中間,他也有很好的口碑。就是這樣一位隱忍、能干的男人,命運卻對他露出猙獰的面容。也許是離開生活現(xiàn)場太久的緣故,我已經(jīng)很長時間沒有親眼看見一位自己熟識的人短期內(nèi)遭受如此密集的厄運打擊,剛剛認識不到半年的漢南,家中的變故讓我唏噓到如今。

海子的詩歌說,所有的風(fēng)只向她們吹,所有的日子都為她們破碎,在這里我要借用一下——命運對待漢南太過歹毒,以至于詩意全無:所有的霉運都朝他砸過來,所有的不幸他被迫照單全收。漢南一家五口人,80多歲的老父親,兩個兒子一個讀高一、一個讀幼兒園,他和妻子都在衛(wèi)生院工作。大兒子因病輟學(xué),這是第一難;妻子突然有一天流鼻血,去檢查,鼻咽癌,這是第二難;父親臥床不起,需要人照顧,這是第三難。短短幾個月時間,不幸的事接踵而至,那段時間頻繁的各種檢查,漢南并沒有缺席,他和我們走村串戶,給老人們體檢,給精神病人發(fā)藥,沒日沒夜到自己的幫扶戶家中了解情況。他對自己家的家事絕口不提,永遠都是笑意盈盈。再后來,第四難,他自己也查出絕癥。漢南沒有告訴我們他患病的事,開始的時候還是像往常一樣跟我們走村入戶,只是在吃飯的時候他沒有再端起酒杯,他說他在吃中藥,還有半年他就可以“開戒”跟我們喝酒了,工作組的人沒有誰知道此時他已經(jīng)惡病纏身……(《青年文學(xué)》2023年第5期)

我2019年2月21日的日記這樣寫道:

21日上午,到岜度入戶,核貧困戶去年12月的收入。得知凌晨醫(yī)院院長趙漢南因病去世,他父親元月份剛?cè)ナ?。他的一個兒子讀高中,一個兒子才3歲……

你說,如果不寫這樣的“封面人物”,我還能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