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高清在线观看,四虎在线观看免费永久,欧美日韩高清不卡免费观看,草草福利视频,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啄木鳥》2021年第5期|李燕燕:我的聲音,喚你回頭
來源:《啄木鳥》2021年第5期 | 李燕燕  2021年05月14日09:13

導語

當你的隱私受到侵犯,以致名譽權受損;當你的財產(chǎn)繼承權,因沉疴陋習被忽視甚至慢待;當你陷入婚姻騙局抑或家暴噩夢,卻因取證困難進退失據(jù)……作為當代女性,應該怎樣保護自己?我的聲音,喚你回頭,《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之際,青年作家李燕燕試圖用這部法典的強音,喚醒女性自身、喚醒全社會對女性權益的關注。愿這場興于筆端的文學普法,成為法治時代的生動注腳。

我的聲音,喚你回頭

——與《民法典》關聯(lián)的女性權益故事

但愿艱難行走于生活陰霾之中的你們,重新得見自天穹灑落而下的燦爛陽光,從此踏上幸福之途。

——題記

引言

資深心理咨詢師湯朝千的“來訪者”幾乎都是女性。這個情形,跟我在法院民事庭了解到的情況頗有相似,因為離婚、遺產(chǎn)分割繼承、自身權益受侵害等種種原因,到地方法院民事庭主張權利的原告方,女性占多數(shù)。一位從事法律援助多年的律師朋友告訴我,不到萬不得已,這些女性壓根兒不愿為了所謂“家丑”打官司?!靶陆┬械摹睹穹ǖ洹?,關于維護女性合法權益的新法條至少有八項,這是國家給予女性的巨大福利?!彼?,他自掏腰包備了上百本,給每位上門求助的女性幾乎都贈送了一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七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通篇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著眼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對公民的人身權、財產(chǎn)權、人格權等作出明確翔實的規(guī)定,并規(guī)定侵權責任,明確權利受到削弱、減損、侵害時的請求權和救濟權等,體現(xiàn)了對人民權利的充分保障,被譽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一、誰來保護她

關聯(lián)法條:

1.《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2.《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出現(xiàn)在我面前的李珍(化名)長得很漂亮,臉龐圓潤,眼睛大大的,青春時常。根據(jù)湯朝千對她的評估,她屬于抑郁癥已經(jīng)好到90%的“來訪者”。

“我為什么愿意接受您的訪談?不是愿意,是主動。聽湯老師說有作家想寫抑郁救助方面的故事,我就自告奮勇,來講講自己的經(jīng)歷。”李珍說,很坦然的語氣,這與我先前的設想有很大的差異。

李珍邊說邊抬手猛吸了一口電子煙。這時我才注意到,掛在她脖子上的U盤狀物件,并非項鏈、護身符之類的裝飾品,而是一支有著黑色外殼的電子煙。

“啊,對,是電子煙。高中時心理壓力太大,不知不覺便學會了抽煙。抽煙解壓,能暫時忘掉很多不愉快的東西。我知道抽煙對身體不好,但一時半會兒又不能完全戒掉,就用這個來替代啦!”

相比之下,她與曾幫助她擺脫困境的湯朝千聊得更熱絡。

李珍告訴湯朝千,她最近很委屈,因為她認定的一個好朋友背地里四處“踩”她,甚至在校園論壇上含沙射影地說她壞話。據(jù)李珍描述,這個好朋友出身貧寒,在大學里被勢利的女同學們排擠疏遠,只有自己愿意親近她,并且從經(jīng)濟上幫助她。據(jù)李珍推測,好友“反水”可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通過背叛和打擊,向那些討厭李珍的人示好。因為,身患抑郁癥多年的李珍被認為是校園異類。她曾經(jīng)當眾自殘過,作為反抗輕蔑、排斥的手段。

李珍告訴湯朝千,為了出這口惡氣,她會用“非常手段”對那個到處造謠、誹謗她人品的女孩子進行反擊,讓她得到教訓??墒牵倪@個想法,馬上被湯朝千否決了。

“你今年21歲,早已是成年人,你的同學也同樣是成年人,成年人就應該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如果她真的四處造謠中傷你,并且到了你無法忍受的程度,你完全可以訴諸法律,比如剛剛施行的《民法典》,里面就有關于名譽權的法律條款。”我對她說。

“但是,事情有那么嚴重嗎?我只是想用自己的辦法,讓她知道錯了。畢竟我的朋友不太多?!崩钫渎犃宋业慕ㄗh,一臉驚訝。在這個女孩子看來,訴諸法律是一件很嚴重的事。

“事情沒那么嚴重……我的朋友不多?!边@樣的話我也說過,對著替我抱不平、憤怒不已的班主任。

1997年,我念高二,因為頭發(fā)突然斑禿,又戴了一副深度近視眼鏡,開始深陷青春期的至暗時光。這樣的外表,在同學當中尤其是男同學那里飽受嫌棄,還被取了很多綽號,比如禿子、黑瞎子之類。所幸,我唯一的優(yōu)勢是,數(shù)學和英語成績很好,在班里還有那么一個算得上朋友的同學,那就是我的同桌,一個高大帥氣的男孩。他經(jīng)常在作業(yè)上得到我的幫助,所以待我還算友善??墒?,這個男生轉學之后,關于我暗戀原先同桌,人家被我的追求嚇跑的謠言不脛而走——造謠者是一個18歲的留級女生,生得漂亮,人緣很好。很快,關于“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嘲笑在班里盛行,由我班男生開始,逐漸發(fā)展到整個年級的男生。他們見到我就吐口水、罵臟話,還有人悄悄在我背后貼紙條,諸如大霉星、怪胎之類。極富正義感的班主任是位剛從師范學院畢業(yè)的年輕女孩兒,在目睹了我被一群男生叫罵的場景之后,很是憤慨。她把我叫過來問話,然后提出讓那幾個領頭的男生請家長。我慌亂地拒絕了她的提議,以害怕失去友誼的名義。因為我擔心,這件事一旦激化,我會徹底被同學們孤立,甚至沒有人愿意和我說話。而這些,都是我無法承受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女性尤其害怕被孤立。有相關案例,某女生在朋友圈曬出了一張大家一起游玩的照片,但其真正目的不是回味或記憶,而是想告訴那個沒來的人——看,我們一起出來玩了。

在火氣正旺的年輕班主任看來,我的遭遇不算小事,而是一件差不多可以叫警察的校園欺凌事件。她把事情轉告了母親,母親當時并未對我的遭遇表達太多的憤怒,而是把憤怒的矛頭全部指向我——為什么他們不欺負別的女孩子偏要欺負你?“說到底,還是你這丫頭軟弱可欺,你要是兇一點兒,哪會有這些事?”回家后,母親狠狠地說了我一頓,她要我“潑辣一些”,然后又教育我:“根本不用理會他們,小孩兒之間打打鬧鬧很正常,他們說你丑難道你能掉塊肉?學生嘛,把學習搞好就行。再說了,你是女孩子,真要把那些破事鬧大,反而對你不好。”

最終我是如何擺脫那些噩夢般的侮辱的,許多年過去,我?guī)缀跬?。只是清晰記得,母親在尋醫(yī)問藥治好我斑禿后不久,又給我換上了隱形眼鏡,雖然因為不適應而迎風落淚,但整體形象改變了不少??墒?,直到今天,我的性格依然容易敏感,處處提防別人可能的敵意,甚至生成了討好型人格,寧愿委屈自己,也不敢去得罪人。這些,都是少女時代的心理創(chuàng)傷留下的后遺癥。更準確地講,是放棄爭取個人名譽權所得到的后遺癥。雖然,那時的《民法通則》沒有明確公民名譽權的問題,但已有此提法。而今天的《民法典》則明確規(guī)定,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了,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將“名譽權和榮譽權”單設一章,正是體現(xiàn)了立法者對于人格權及名譽權的高度重視。

可現(xiàn)實情況是,《民法典》保護的名譽權,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尚待進一步增強,卻對某些“名譽”非常愛惜并極力保護。比如,女孩子的名聲。許多父母認為,要養(yǎng)好一個女孩遠比養(yǎng)好一個男孩費心,一個不小心,女孩出了事,名聲“臭”了,一輩子就完了。

一個多小時前,當李珍坐著輕軌往我們這邊趕的時候,湯朝千曾告訴我他對這位來訪者的一些看法。他認為,這是一個被父母保護過度的女孩兒。李珍母親從她小學一年級開始就一直接送她上學直到初二,哪怕學校離家只有十分鐘距離,且一路上沒有任何可能隱藏危險的小巷。母親永遠是警惕的,但至于為什么警惕,母親并不愿多解釋。對她來說,說一些和性有關的話題十分尷尬。李珍幾乎從來不用自己背書包,因為書包再沉甸,也永遠背在母親肩上??粗荒赣H貼身保護的李珍,同學們小心翼翼并且刻意疏遠,一個女孩慢慢蓄積的孤獨感由此滋生。小學六年級時,李珍嘗試過自己單獨上學放學,本來很順利,但有一天放學,天空突然打雷下雨,被電閃雷鳴嚇到的李珍連續(xù)幾天直做噩夢??粗膼鄣呐畠禾焯祉斨谘廴?,母親趕緊詢問,李珍瞞不過,只得一五一十告訴緣由,從此,母親又繼續(xù)開始了接送。

巧的是,我在采訪李珍及湯朝千的前一天,剛剛聽一位叫謝樂曦的陪審員講起她在青少年庭全程旁聽的一起少女性侵案,受害者也是一個被父母保護過度的女孩子。這個十三歲的女孩兒在遭遇罪犯后,本有三次可以逃脫的機會。第一次,罪犯帶著她一起乘人力車,車夫看出端倪,提醒她趕緊回家,但女孩兒卻閉口不言,任罪犯擺布;第二次,女孩兒被帶到出租屋,罪犯對她實施侵害因生理原因沒能成功,又帶著她出去吃午飯,飯館人很多,罪犯看管很松,可女孩兒依然不敢逃脫;第三次,因為出租屋有其他人在,女孩兒被帶到一處小賓館,罪犯登記開房間時,女孩兒竟呆呆地站在一邊等著,最終女孩兒被帶進房間受到猥褻侵害。

“最關鍵的是,女孩兒說她之所以不敢跑,是因為罪犯說自己跟她母親很熟,如果她跑了就要去告訴她母親,說她逃學出來玩親親抱抱的游戲了。她怕母親教訓她,因為母親平時對她管得很嚴,很多事情在母親看來是羞恥的?!敝x樂曦對我說。在描述這件案情的過程中,謝樂曦的面部肌肉一直在微微抽動。她在文聯(lián)工作,很感性的一個人,并且也有一個女兒。

為了保護未成年女孩兒的名譽權及隱私權,受害人并未親自出庭,但謝樂曦卻真真切切看見了來自女孩兒父母的悔意。

如同免疫學的原理,家庭越以保護之名不讓女孩兒與外界打交道,女孩兒自我保護的能力越差,感染“細菌”的風險反而越高。

李珍自己卻認為,肥胖以及無處可藏的個人隱私,才是她一步步陷入重度抑郁癥泥沼、差點兒無法自拔的重要原因。

李珍告訴我,肥胖可以看作她的心病病根,包括現(xiàn)在,她依然為肥胖所困擾。

肥胖?!這個詞兒讓我大吃一驚。女大學生李珍,身高1.64米,體重116斤,渾身上下并無贅肉,是標準的“該胖的地方胖,該瘦的地方瘦”。我不認同李珍所謂的肥胖,但她告訴我,幾年前差不多的身高體重,她被以瘦為美的同齡人稱呼為“胖妹”。

“那個時候,社會上已經(jīng)有‘A4腰’的說法了?!崩钫湔f。最標準的女性纖腰,應該符合一張A4打印紙的長度。拿這樣的標準衡量,珠圓玉潤的李珍顯然算肥胖了。

胖瘦本是個人的事,卻逃不開外界的評論指點。學校里的同學經(jīng)常拿“肥胖”與李珍開玩笑,“胖妹”這個綽號在李珍看來,既是標簽,更是個惡意滿滿的把柄,誰不高興你,就用這個詞狠狠戳你。還不僅僅是校園。李珍到商場買衣服,剛剛拿著一件最近頗流行的款式走進試衣間,便隔著門縫聽到幾個售衣小姐的議論:嗨,那女娃兒好胖,腰跟背長好多肉,還敢試這款式?小心點兒,到時候裙子被弄崩線了我們還要賠錢。我看她那樣子,也不像買得起這衣服的……

漸漸地,李珍總感覺有人在背后悄悄議論并嘲笑她,一種奇怪的恐懼感將她籠罩:下雨天,她偶爾會驚懼地發(fā)現(xiàn)離家不遠的一棵大樹上,蹲著一個半透明的白影;平日,獨自行走的話,覺得有人在身后跟蹤,她走得快,跟蹤的人走得也快,腳步窸窸窣窣的。她停下腳步,跟蹤的人也停下腳步,但她始終不敢回頭一探究竟。

初三的時候,李珍遭遇了同學又一次公開的嘲諷攻擊,這一次,怒火中燒的李珍與那個言辭犀利的女同學發(fā)生了激烈的正面沖突。

“她跟我打賭,說我沒那個膽色,不敢動刀子。結果,我不知道從哪里來的勇氣,順手摸出一個刀片,在自己的手腕處拉了條口子,頓時鮮血直流。剛才還在那兒得意揚揚、耀武揚威的女同學,以及一大群翻著白眼、等著看我笑話的同學,全部嚇得驚叫,然后作鳥獸散?!崩钫湔f。

鋒利的刀片迅速劃破皮膚,一定很疼。誰能想到,當年那個連火柴都不敢劃、被母親保護得謹小慎微的女孩兒竟然做出如此膽大的舉動。

“第一次在那些平時欺負我的人的圍觀下,干脆利落地用刀片自殘。當我聽到她們大驚失色的尖叫聲,竟然沒怎么感覺到疼,甚至,還有一絲快感,與反擊和復仇相關的快感?!?/p>

這之后的一段時間,李珍感覺,背地說她壞話或者當面表現(xiàn)蔑視態(tài)度的人少了很多,大家似乎都“怕”她。她小心翼翼地學習、生活,束手束腳察言觀色,盡量不去招惹非議。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她發(fā)覺自己對所有的事物都提不起興趣,沒法兒快樂,且嚴重失眠——常常半夜莫名其妙醒來,然后再也睡不著。

當下的年輕人喜歡“百度”。據(jù)調查,有93.2%的城市青年在身心出現(xiàn)異常后,都是第一時間通過百度搜索來比照癥狀,推測自己可能罹患的疾病。李珍打開電腦,在百度搜索框里鍵入“情緒低落”、“自卑”、“多疑”、“失眠”等關鍵詞以后,搜索結果齊刷刷指向了“抑郁癥”。李珍知道抑郁癥,大明星張國榮因為抑郁癥跳樓身亡。她一開始猶豫著要不要告訴家長,畢竟抑郁癥這種心理精神疾病比較特殊。直到被各種身心癥狀折磨得實在苦不堪言,李珍才把自己可能罹患抑郁癥的事情告訴了父母。為此,母親與父親起了劇烈爭執(zhí)。母親覺得,小孩子家家鬧點兒情緒很正常,不用太在意。父親卻認為,應該立刻去醫(yī)院看看。李珍也向父母表達了強烈希望去看病的想法。因為縣城醫(yī)院沒有心理科,一家三口就去了重慶某三甲醫(yī)院,在那里通過各種檢查,確診為重度抑郁癥,醫(yī)生要求李珍立刻住院治療。

在醫(yī)院,剛開始是和風細雨的藥物和常規(guī)催眠治療——許多抑郁癥患者集中在一間屋子里,用輕音樂催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入眠?!翱墒?,我根本睡不著?!崩钫湔f。一系列溫和的治療手段對李珍來說收效甚微,她甚至出現(xiàn)了“抑郁性木僵”癥狀:整個人像根木頭,行為遲緩,不要說動一動,就連轉個眼球都格外費力,如果大聲叫她,老半天一點兒反應都沒有,用她自己的話說,“能聽到親人的呼喚,可是身體就像不是自己的”。之后,因為無法有效控制病情,李珍只好又進行了傳言中極為可怖的電休克治療。這相當于對大腦的一次重啟。

“剛剛結束電休克治療的那兩天,我意識不清,甚至連家人都認不出來?!崩钫浠貞浾f。電休克治療進行了好幾個療程后,李珍的重度抑郁癥狀漸漸減輕,可頭痛、頭暈、惡心、嘔吐、意識障礙、記憶力減退等眾多副作用悉數(shù)出現(xiàn)。同時,因為服用藥物的緣故,她的胃口大開,體重又增長了30多斤。

雖然沒有痊愈,但對于一個初三的學生來說,學習依然是首要任務。復學在際,為了保護女兒,李珍的父母為她轉了學,還特意叮囑剛剛見面的班主任老師:請多多關照,千萬不要跟其他人(包括任課老師和同學)再提起李珍的病。在中國,心理疾病常常被人們當作神經(jīng)病看待。換句話說,心理疾病與神經(jīng)病一般,天生自帶污名化效應。在日常生活中,神經(jīng)病是最常見的侮辱性名詞。自帶污名化效應的,還有與男女關系密切相關的艾滋病、性病,與傳統(tǒng)認知中“天罰”相關的麻風病,以及致病性強、傳播迅速、能在人群中造成恐慌效應的重大傳染病,比如正在全球大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關于是否應為像艾滋病這樣的病患保留隱私,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如果只談保護個人隱私權,就可能侵犯到他人的健康和安全。比如,一個男人在婚檢中發(fā)現(xiàn)感染,為了保護這一隱私,醫(yī)院不告知他的伴侶,那么就等于將另一個無辜者置于無預警的高度危險狀態(tài)。所以,不斷有人呼吁:為了他人的健康和安全,應該把這些患者的病情暴露在陽光之下。有的網(wǎng)民甚至建議,直接在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身份信息中添加相應標記來提醒人們注意,以免他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受害。同理還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或無癥狀感染者的隱私問題。由于新冠病毒存在高度傳染性,在溯源過程中患者個人信息可能被暴露。從成都那位因為在酒吧串場而飽受網(wǎng)暴的年輕姑娘,再到生前各種被人肉、已于2021年1月30日去世的沈陽“一號病例”尹老太——從個人信息被公開的當天夜里,“手機一直響個不停,每天要接到上百個電話以及信息,許多都是惡意攻擊,這給全家人造成了莫大的壓力,精神狀態(tài)幾近崩潰,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了生活”?!睹穹ǖ洹返谝磺Я闳l和第一千零三十三條規(guī)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同時,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可能破壞他人隱私和隱私權的行為。至于“人肉”、直接曝光等行為,不僅與我國《民法典》、《網(wǎng)絡安全法》等保護個人信息和隱私的明文規(guī)定相背離,也與國家深化平安中國創(chuàng)建活動、加快法治建設進程的社會氛圍格格不入。

但可以探討的是,哪些個人信息可以公開,哪些信息屬于個人隱私應該受到保護?

有法學專家認為,在發(fā)生疫情等公共安全事件的特殊時期,有關部門基于公共利益和安全的目的,需要依法公開一些信息。這就涉及如何在公布個人信息與保護公共利益、公眾健康權、知情權之間做好平衡??梢怨_的信息包括:當事人或患者、密切接觸者的個人行動軌跡,逗留過的小區(qū)和場所,接觸的人群等。但對患者信息的公布應該慎重,在此前提下,可以公開患者或疑似感染者的年齡、性別、職業(yè)、與既往病例關系、患病情況、部分行動軌跡、密切接觸者數(shù)量等。但是,未經(jīng)當事人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公開披露個人的姓名、年齡、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家庭住址、日記、相冊、儲蓄及財產(chǎn)狀況、生活習慣、通訊秘密以及親屬關系等。當然,因聯(lián)防聯(lián)控工作需要,且經(jīng)過脫敏處理的除外。

而抑郁癥之類的心理疾病,不像身體疾病那樣直接給他人生命健康造成威脅,可以說,飽受煎熬的只是患者自己,但其與精神病混淆一體的污名化效應卻極易招致社會或團體排斥。在許多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進編制的人員正式報到前要先做心理測試,如果有問題,就不能被正式錄用。

李珍父母在懇求校方及班主任保守秘密的同時,也向學校保證,經(jīng)過治療,女兒病情趨于穩(wěn)定,不會干任何出格的事情。

重新回到學校的李珍,生活并沒有完全回歸寧靜。她需要經(jīng)常請假去校外看病開藥,每次出去心頭都結著疙瘩,擔心周圍人看出點兒什么。同學們起先只是知道胖嘟嘟的李珍生著慢性病,但不知她究竟得了什么病。某次缺席體育課,恰逢長跑考核,有同學提到李珍未來可能面臨補考,體育老師無意中說:“不跑更好,我擔心她撐不下來?!敝車瑢W頓生好奇,紛紛打聽是怎么回事。憑著一時的激情,這位體育老師竟將她聽來的關于李珍的秘密和盤托出,包括她曾經(jīng)的自殘行為。李珍歸來后,一個平時與她十分熟絡的同學和她匆忙打過招呼后便斜著身子快速溜走,仿佛她身上附著什么嚇人的東西。那一整天,同學們對她的態(tài)度都異于往常,大家看她有點兒像看怪物,這放在之前不可想象——肉肉的李珍平素內(nèi)向少話,極易親和。后來,李珍才從一個同學那里得知體育老師當眾說的話。

“我當時一股熱血直沖腦門。她究竟是從哪里知道我的???作為一名老師,她憑什么這么說我?我要去找她講理?!崩钫湔业侥莻€體育老師,與她據(jù)理力爭,要這個老師向她道歉。很快,事件經(jīng)由網(wǎng)絡發(fā)酵,校內(nèi)外爭論熱火朝天,關于李珍的一切隱私全部變得透明。數(shù)天后,李珍在宿舍里再度自殘。

李珍沒有具體地告訴我她是如何挨過那一段時間的,以及學校那邊最終給了她什么樣的交代。她只是說,后來她才發(fā)現(xiàn),自己這樣的情況完全無隱私可言,不管在高中還是大學,一切保守秘密的努力都是徒勞,因為抑郁癥的標簽早已牢牢貼在她的身上。從一開始的小心翼翼,到后來的無奈,李珍承受著非同尋常的壓力。

高一時,不斷起伏的病情令李珍母親格外憂慮,除了去醫(yī)院看病吃藥外,母親開始為李珍物色專業(yè)心理咨詢師,湯朝千就是在朋友推薦下走近李珍,并為她提供了必要的幫助。

湯朝千擅長認知療法和催眠術。

在關于心理咨詢的各種治療方法中,催眠這一神奇的技術手段,因收費過高引發(fā)了諸多爭議,“實際上,催眠是一種很好的補充治療手段,有時會發(fā)揮意想不到的奇效?!睖дf。

湯朝千的手機里存著一張冰山圖,他打開給我看:“你看,露出的三分之一是我們的意識,平于海面的是前意識,海面以下的三分之二——最多的部分,是潛意識?!北綀D的原理來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按照這一學說,潛意識很難或根本不能進入意識,前意識則可能進入意識,所以從前意識到意識盡管有界限,但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前意識處于意識和潛意識之間,擔負著稽查者的職責,不準潛意識的本能和欲望侵入意識之中。但是,當前意識喪失警惕時,有時被壓抑的本能或欲望也會通過偽裝而迂回地滲入意識。

湯朝千所采用的“美式催眠”除了部分嚴重精神障礙者不能很好地實現(xiàn)催眠外,其余都能奏效。催眠能夠直接繞開前意識的阻撓,直達潛意識。

對于李珍,在接待她的第一天,湯朝千便拿出一個表格讓她填寫,包括:當遇到一個緊急突發(fā)事件,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正常的反應又應該是什么?這樣的表格,李珍需要每天填寫。剛開始,李珍很抗拒,后來漸漸形成習慣,“填寫表格的過程,就是糾正非理性狀態(tài)的過程?!睖дf。

湯朝千的出現(xiàn),對于李珍而言,不僅僅是心理咨詢師,更像是她的學業(yè)“拯救者”。他曾數(shù)次在李珍上學倍感艱難的時候,以專業(yè)人士的身份出現(xiàn),并為她擔保,讓她能夠繼續(xù)留在學校。有一次,因為被嘲諷得了神經(jīng)病,剛念大一的李珍在學校晚會的后臺與某同學發(fā)生激烈沖突,之后跑到一個賓館自殘。那回,學校堅決要求李珍休學,父母苦苦哀求無果,湯朝千聞訊后立馬從四十多公里外趕來,為李珍擔保,這才沒有休學。

“從高中到大學,即使我隱藏好一切,但總有知情者存在,醫(yī)院的診斷也總是會泄露。學校的老師們對我小心翼翼,一舉一動都受到學校的特別關照。我的動向是學生干部向班主任或者年級輔導員匯報的重點事項。如果我有一段時間狀態(tài)不好,或者出了一點兒小事,哪怕只是情緒比較激動,學校都會立即叫來我的父母,溫和地建議我可以辦理休學?!崩钫鋵ξ艺f。

大學一年級下學期,因為有效的治療,李珍的心理狀態(tài)和體重都恢復到了正常??瓷先?,已經(jīng)是一位笑容甜美、待人熱心的女大學生,同學們也喜歡她。在班長的競選中,李珍以高票數(shù)勝出,但年級輔導員堅決否定了這個選舉結果,而其余的班委人選都可以根據(jù)票數(shù)確定。這樣不公正的結果,于一個青春期的女孩來說,自然會引發(fā)不滿。李珍盡力壓制從心底涌上來的戾氣,艱難地用正常反應來取代本能的第一反應。她決定,用最平和的態(tài)度去向老師詢問原因。在人來人往的辦公室里,那個一臉肅穆的年級輔導員,幾乎一字一頓、鏗鏘有力地對李珍說:“你要明白,心理有問題的人不能當班長。這是為你好,也是為周圍同學好?!陛o導員的聲音很大很清晰,周圍的人都聽見了,許多人還停下腳步,等待著下一幕劇情的上演。李珍那天出奇地冷靜,甚至沒有還上一句嘴,只是點頭“嗯”了一聲,就離開了。

“后面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我想我已經(jīng)能夠接受不好的事情了,而且可以冷靜接受?!崩钫湔f,“那個初秋的一天,是一道分水嶺,我不會再因為別人的言語、態(tài)度而傷害自己的身體,我壓根兒管不了別人?!?/p>

現(xiàn)在的李珍,對自己外貌的認知是:胖歸胖,但還算得上漂亮。也有男孩追求她,但她也有自己的疑問:同樣是肥胖或者體重超常,男人不會被苛責,而放在女人身上,更像是一種原罪不可原諒。一切鄙視和傷害仿佛都是合理的。究竟是誰,制定了關于女性的種種審美標準?

同時,她還有對未來的憂慮。她給我看了一則信息,國家衛(wèi)健委關于將抑郁癥納入高校體檢的通知,雖然這則信息已經(jīng)過時很久,但在微博上,該話題已經(jīng)達到644.7萬閱讀量。這則通知,源于國家衛(wèi)健委官網(wǎng)發(fā)布的《探索抑郁癥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要求,各類體檢中心在體檢項目中,必須納入情緒狀態(tài)評估,供體檢人員選用。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郁癥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nèi)容,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有觀點認為,這標志著我國精神健康措施已經(jīng)落實到操作層面。抑郁癥已成為僅次于癌癥的人類第二大殺手,這樣的政策一旦落地,如何保護患者的隱私便成為公眾的又一擔憂。擔憂者中,自然包括尚未完全治愈的李珍,她還有一年多就要大學畢業(yè)。

“也不知就業(yè)體檢會不會有相關規(guī)定。如果有的話,我還能就業(yè)嗎?”對此,李珍深感憂慮。

“與其說這是個醫(yī)學問題,不如說是一個社會問題。隱私安全是公眾主要疑慮之處?!睖дf,“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會不由自主地選擇逃避由這種疾病所帶來的污名?!?/p>

......

作者簡介

李燕燕,女,1979年10月出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重慶文學院第二屆簽約作家,重慶市沙坪壩區(qū)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重慶市紀實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發(fā)表報告文學、散文、小說作品70余篇,出版專著4部。代表作有《無聲之辯》《天使PK魔鬼》《山城不可見的故事》《拯救睡眠》《老大姐傳》《雜病記》。曾獲第八屆“重慶文學獎”,解放軍總后勤部第十三屆“軍事文學獎”。作品入選《中華文學選刊》《中國報告文學精選》《21世紀年度報告文學選》等。報告文學《無聲之辯》入選“2020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